第十四屆“蘭洽會”科技專業展昨日開幕
本報訊(記者崔雪茜)城市垃圾全面回收處理裝置、防漏節水花盆、磁懸浮風力發電機……7月5日,在蒙蒙細雨中,第十四屆“蘭洽會”科技專業展會暨“浙、滬、閩、粵、港、臺”百位投資人與“陜、甘、寧、青、新、藏”百個項目蘭州見面會開幕,一批節能環保類專利項目,讓許多投資人流連忘返。經過短暫的洽談,當天共有14個專利項目簽訂了意向合同,資金達13.59億元。其中,蘭州隴神航天育種研究所與武漢白河洲農貿市場簽訂300噸“黑美人”土豆購銷合同,金額達180萬元。
小專利尋求合作
來自寧夏的王建民,推廣其發明的自行車防盜鎖項目。他說:“這項技術已拿到專利授權3年多了,但一直沒有轉化為產品,聽說蘭州的專利轉化推廣搞得不錯,所以就來試試!”畢業沒多久的海波,已拿到了7項專利授權,但卻沒有應用到生產中。此次他帶著“純手工”制作的干鞋器、兒童矯齒牙刷等3個項目來尋求合作。
“呼吸墻”受追捧
蘭州交通大學材料工程研究所研發的耐水、高強石膏內隔墻材和全套生產線專用設備,在本屆展會上引來了許多投資人目光,紛紛咨詢合作事宜。據該研究所石宗利教授介紹,這項技術攻克了石膏怕水的技術難點,隔音防火效果好。而且在室內濕度較大時,還能自動吸濕,干燥時自動釋放儲備水分,將室內濕度控制在適宜的范圍內,被稱為可呼吸的墻。
(來源:蘭州晨報)(蘭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