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通河州 和諧筑豐碑
——康家崖至臨夏高速公路建設紀實
始于臨夏,舞動隴原!
康家崖至臨夏高速公路就要通車了。
生活在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交界處的臨夏人民迎來了從他們身邊蜿蜒而過的第一條高速公路,臨夏新添了一條與省會蘭州對接的通衢大道。從此以后,這片匯聚了多個民族燦爛文化的神奇之地,改變了區位優勢,開始了新的發展征程。
康臨高速公路是在我省少數民族地區修建的第一條高速公路
2007年11月26日,康臨高速公路工程破土開工。
“百年工程,質量第一”。康臨高速公路工程開始以來,省交通運輸廳就把質量控制當成項目建設的根本,要求建設業主單位———甘肅路橋公路投資有限公司及項目辦牢記并認真踐行。甘肅路橋公路投資有限公司明確提出“精細管理抓質量、科技創新保安全、民族團結促和諧、尊重自然講環保、陽光操作抓廉政”的管理思路。
在項目建設及施工的每個階段,項目辦始終堅持“精細化、零缺陷”的質量管理理念,嚴格落實“政府監督、法人負責、社會監理、企業自檢”的四級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了“建設單位有效監控,監理單位現場監督,施工單位具體落實”的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在項目管理中,項目辦充分發揮“施工、監理、項目辦中心試驗室以及業主”的四方管理作用,對工程質量、施工安全形成了立體式、全方位的有效管控。
康臨高速公路項目辦在加強對參建單位高效服務的同時,堅持對全線工程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質量、安全巡查。每月定期召開生產調度會,及時總結通報施工質量、生產安全。嚴格執行紅黃牌、通報批評、通報表彰、發放質量安全流動紅旗等獎懲制度。在各標段深入開展質量、安全競賽,嚴格考核管理,堅持獎優罰劣,獎先促后,努力調動和發揮施工單位的積極性和責任感,切實消除了施工中的各類質量、安全隱患。
項目辦重視對駐地監理的管理,要求其不斷提高監理水平,嚴格執行監理程序,認真開展監理旁站和日常監理工作,確保對重點工程部位、關鍵工序、隱蔽工程執行全方位、全過程的旁站監理,使工程質量始終處于良好的受控狀態。對監理服務不到位的駐地監理,及時責令整改提高。
3年后的今天,雄偉壯麗的康臨高速公路,蜿蜒盤旋于河州的崇山峻嶺之中,猶如一條騰空飛舞的巨龍,在古老文明的隴原大地上,奏響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號角。
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楊詠中說,康臨高速公路是在我省少數民族地區修建的第一條高速公路,也是一條承載著臨夏各族群眾致富夢想的希望之路。這條公路的建成,對優化全省公路網布局、提高甘肅中部地區公路通行能力、促進少數民族地區對外交流和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建設者們依靠科技創新提升了公路建設管理水平
康臨高速公路是一條科技路、創新路。
這條公路在建設過程中有諸多亮點,特別是依靠科技創新來提升公路建設管理水平,成功探索總結出了“甘肅路橋安全控制法”等管理經驗,為全省交通系統在實施科技興安戰略、加強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發揮了示范帶頭作用。
“甘肅路橋安全控制法”,即在工程建設中牢固樹立以人為本、關愛生命,以車為本、安全通行,以路為本、暢通無阻的理念,抓好“三個關鍵環節”,即抓好項目招投標環節,從源頭上預防安全質量事故發生;抓好工程進場環節,做好人員、設備及技術指標的核實清查;抓好施工作業環節,做好正常的安全監督、檢查。建立了“六個體系”,即安全基礎管理體系,橋隧信息化控制體系,從業人員安全教育體系,“三同三保”聯防體系,應急救援協作體系,安全優質工程創建體系,通過不斷加強安全管理,提高工程質量,創建優質精品工程。
全線控制性工程———南陽山隧道是攻堅克難的關鍵,項目辦組織了強有力的技術隊伍展開了施工,確保按計劃實現隧道貫通。
說起南陽山隧道的艱難,還要從該隧道的地質特點說起,南陽山隧道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為侵蝕構造中低山地貌,地質、水文、氣候情況比較復雜,兼有古滑坡、黃土和泥巖等多種地質構造,經過多次探測和分析,發現當地地質不穩定、圍巖等級差、極易出現坍塌的段落和部位。
創新成為突破自然障礙的惟一法寶。建設者們通過不斷鉆研,科學探索,利用現代科技技術,終于實現了南陽山隧道的安全貫通。在軟弱地層中,建設者們堅持開挖循環進尺恪守“短開挖、少擾動、強支護、實回填、嚴治水、勤量測”的原則,最大限度地利用圍巖本身具有的支承能力,采取人工配合機械進行開挖,控制開挖斷面,對Ⅴ、Ⅵ級圍巖采取超前支護工藝施工,控制各級圍巖的循環進尺和開挖進尺,及時封閉仰拱,控制二次襯砌距與掌子面的距離。
在康臨高速公路的建設中,建設者們率先在甘肅推行了“遠程視頻監控、信息安全帽定位、三維技術設計、經濟型高性能瀝青路面結構”等一系列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的管理手段,使工程建設管理及施工的科技含量和現代化水平得到了新的提高。南陽山、南龍山隧道應用“數字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實現了對隧道施工作業全過程、不間斷的24小時遠程監控,使隧道管理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將現場監控與互聯網遠程數字視頻監控相結合,有效彌補了傳統管理手段的不足。為隧道施工人員配備的專屬自己的信息安全帽,能夠通過遠程監控對進洞人員進行跟蹤和定位,進一步加強對隧道施工人員的有效管理,提高了突發安全事故的應急和處置能力。
南陽山隧道只是康臨高速公路技術創新的縮影。在全線建設過程中,建設者們時刻面臨著來自自然環境、社會條件等各個方面的障礙,而創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讓工程建設得以順利推進。
“文明路、和諧路、生態路”成為了康臨高速公路建設的一個注解
史書記載,臨夏是大禹治水的源頭。面對著漫天大水,大禹從這里開始,通過引和疏將水流引入大海,在溝壑縱橫的高原上劃出了一條條千古不息的水路。大禹的治水之道,就是順應自然。
而幾千年后,當今天的人們把現代化的高速公路鑲嵌于這些溝壑當中時,與自然相和諧的引與疏,依然是高速公路建設的主題。
康臨高速公路沿線森林植被覆蓋較好,河流交錯,具有民族風格的建筑較多,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優美,特別是以古生物化石之鄉聞名的和政縣,數千萬年前就是各種古脊椎動物繁衍生息的樂園。因此,該路在建設過程中極其重視對生態環境、民族建筑和古文物的保護工作,著力打造“生態旅游路”,提出了建設一條“車在路中行,路在景中走,人在畫中游”的生態公路目標。
在工程設計和施工中,項目辦堅持以“不破壞就是最大的保護”為理念,設計中盡量避免高填深挖,減少對原有地形和生態環境的破壞。為了做到更節約、更環保,工程設計方案幾易其稿,許多設計環節都經過了反復論證修改,使工程占地面積從原來的6482畝減少到了4784畝,土方數量從原來的1139萬方減少到了820.3萬方。施工中嚴格堅守公路紅線,不容許施工單位隨意在紅線之外亂挖、亂放,切實保護公路沿線植被。隧道施工中按照“早進洞、晚出洞”的原則,避免了洞口段側坡及仰坡的大挖大刷,較好維護了原有的生態地貌。
自工程開工之日起,建設者們就將建設“文明路、和諧路”提到了項目管理的重要位置,在項目建設中想方設法服務當地群眾利益,加強民族團結,為項目建設營造了文明順暢、和諧有序的建設環境。
項目辦與沿線各級政府、部門加強溝通協調,建立了良好的工作機制。不管是在工程立項報批、手續辦理,還是在勘察設計、征地拆遷等各項工作中,始終依靠各級政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及時匯報、積極溝通,努力協調,廣泛征求和聽取沿線政府部門的意見。
建設者們還積極修繕施工便道、村道,吸納當地農民投工、投勞,使用當地合格的碎石、砂石、水泥等原材料。不說不做不利團結的話和事,贏得了少數民族群眾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建立了融洽、和諧的工作關系。
據統計,自康臨高速公路建設以來,共吸納本地農民工上萬余人(次)。
項目辦不光重視與沿線群眾的和諧相處,更是切實維護廣大參建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建立了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對不及時、足額支付農民工工資的施工單位,扣除該項資金,由建設單位予以代發。加強對參建農民工的維權宣傳教育,努力提高廣大農民工的維權意識,向農民工公布了維權舉報電話,對舉報問題及時調查處理。積極督促施工企業與農民工簽訂《勞務合同》,主動維護農民工權益。對勞務工資久拖不發的單位,通過采取口頭警告、通報批評、暫停計量等手段予以處罰。
廉政建設與工程建設同等重視、同步要求和同步落實
康臨項目建設之初,作為承擔建設管理任務的甘肅路橋公路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就提出了創建“陽光工程”的口號,并在工程各個環節和各項工作中進行貫徹落實,做到了廉政建設與工程建設的同等重視、同步要求和同步落實。
為加強工程廉政建設工作,省交通運輸廳派駐了項目紀檢監察組,對工程廉政工作進行日常監督和管理。甘肅路橋公路投資公司和項目辦在廳駐項目紀檢組的指導和監督下,積極開展日常的廉政工作。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公司、項目辦、參建單位在嚴格執行交通部的“四個不準”和“交通基礎設施領域領導干部八項規定”,以及省交通運輸廳制定的“六條廉政禁令”的同時,還結合實際,制定了鐵的紀律,規范工程管理的各項工作程序,增強了管理的透明度和公開性,重點加強對設計變更、計量支付、材料采購等一些重點環節的監督管理。
從愛護干部出發,以打造陽光工程為目標,甘肅路橋公路投資有限公司與干部職工簽訂了《黨風廉政目標責任書》和廉潔自律承諾書,并與參建單位簽訂了《廉政合同》。要求各級干部職工作風帶頭、服務帶頭、工作帶頭,堅決禁止“吃拿卡要”以及其它一些明令禁止的行為,并設立了“廉政公示牌”和“廉政舉報箱”,向社會公開了舉報電話,積極接受參建單位的監督舉報。公司和廳駐項目紀檢組還定期派人深入工地一線,深入走訪調查,了解有無違紀違法事件發生。
在工程管理中,凡是涉及設計變更的工程,不論變更量的大小,項目辦都嚴格按照變更程序進行審核,并規范了變更審批制度。在建設資金監管方面,項目辦實行了獨立的銀行核算賬戶制度,按照國家財政部的要求對每筆撥款到帳后都進行單獨、專項核算,做到專戶管理、專款專用、封閉運行,杜絕擠占、挪用現象。在計量支付上,嚴格計量程序,嚴格價款結算和支付制度,每月根據工程中期支付月報表及時足額撥付工程款,不合格工程絕不計量,實行撥款管理責任制、專人審批制和專人受理制,保證了項目建設資金的安全高效使用。在資金撥付上,實行按期、足額撥付的工作原則,對施工單位上報的計量支付報表,盡量縮短審核時間,在上報及時、數據準確、簽認齊全的基礎上,及時辦理計量支付手續,保證了建設資金的足額、及時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