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午餐
蘭州晨報東鄉訊(記者平麗艷)1月31日,正值寒假的東鄉縣汪集鄉瓦子嶺小學一掃往日的寂靜,偌大的校園內因為甘肅省政協委員、著名演員彭丹的到來,充滿了歡聲笑語……彭丹不僅給孩子們帶去了嶄新的書包、文具等學習用品,和孩子們一同互動做游戲,還給3戶貧困家庭送去了慰問金,隨后便火速趕往中川機場飛赴北京。
因為彭丹要趕當天下午3點的飛機離開蘭州,所以當天的活動安排得非常緊湊,從上午7點出門驅車趕到東鄉縣汪集鄉,已經是上午8點半左右,彭丹在聽完縣上領導簡單介紹情況后,便冒著寒冷匆匆趕往汪集鄉瓦子嶺小學。冬日的清晨寒氣逼人,彭丹的現身,讓守候在校園里、小臉凍得紅撲撲的孩子們格外興奮,但是真正和這位“大明星”零距離接觸,讓這些從來沒見過大世面的孩子反倒變得拘謹起來。極富親和力的彭丹通過聊天、鼓勵大家背詩,慢慢拉近了和孩子們的距離,“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彭丹還一字一句教孩子們齊聲背誦《憫農》,在彭丹的帶動下,孩子們也饒有興趣地教彭丹唱當地的歌曲……隨后,彭丹還特地走進農戶家探訪民情,給3個生活貧困的孩子家中送去了慰問金。
彭丹告訴記者:“作為甘肅省政協委員,這次來甘肅參加會議,除了建議在蘭州建設‘敦煌國際影視保稅港’和在西部拍重大革命題材影視劇《西路軍》的兩個提案,更重要的是真正走到老百姓中考察民情,感同身受,解決他們急需解決的問題,昨天我專程去隴西考察當地的中草藥種植市場,今天又專程趕到東鄉,希望回去以后能通過彭丹世紀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和上海贈愛基金會彭丹專項基金,為他們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
臨行前,彭丹還表示,東鄉縣是國扶貧困縣,希望下一步能夠在文化教育方面做點事,同時召喚更多的演藝界人士和企業家來幫助這里的孩子。
花絮
辦公室午餐
不迎接、不擺宴席……昨天忙里偷閑前往甘肅東鄉縣汪集鄉實地探訪的彭丹,絲毫沒有明星的陣勢,因陋就簡在汪集鄉政府吃了午飯就匆匆趕往機場。記者在現場看到,這頓午餐中除了當地的攪團、油香等特色小吃,最奢侈的菜算是東鄉的手抓羊肉了,喝的只有當地的清茶,雖然飯菜很簡單,但是彭丹卻絲毫不覺得有所怠慢,反而對這些地方特色贊不絕口,并告訴記者,國家現在提倡節約,做政協委員的應該從自身做起,堅決反對鋪張浪費。
本報記者平麗艷
專訪
彭丹:慈善是一種習慣
“慈善是一種習慣,就像每天早晨刷牙、洗臉一樣普通,不在乎有多大的形式,只要能對需要幫助的人給予一點幫助就足夠了。”甘肅省政協委員、著名演員彭丹對慈善有著自己的理解。在彭丹看來,慈善更重要的不是捐錢“輸血”,而是在于如何“造血”。對于甘肅的認識,彭丹說是從1999年來甘肅嘉峪關拍攝第一部主旋律影片《開著火車去北京》之后開始的。
在和彭丹的交談中,記者了解到了演員彭丹的另一面:積極致力于社會慈善公益活動。在談到今后做慈善和工作的重心時,彭丹坦言:“一個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這次來到甘肅,通過親自去隴西、東鄉實地探訪感觸很多,以后我會多到甘肅來,盡我的力量解決他們急需的東西,同時我也會在演藝界發出愛心倡議,比如倡議一個明星牽手幫助一個貧困的孩子,真正給這里的孩子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彭丹透露說,這次東鄉不虛此行,如今已經有了一個想法,想借助彭丹影視公司的力量,創作一部甘肅東鄉題材的影視作品,將甘肅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搬上大銀幕,同時還想拍攝一部反映少數民族教育的影片。
本報記者平麗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