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關十字廣場設計和西關十字環境整治規劃方案昨通過專家評審

“一軸五區串八景”效果圖
本報記者 王燕軍 謝全偉 為您攝影報道 昨日,蘭州市規劃局召開了西關十字廣場城市設計方案審查會,由蘭州城鄉規劃設計研究所設計的西關十字廣場設計和由蘭州城市建設設計院設計的西關十字環境整治規劃方案通過了專家的評審。未來的西關廣場將被打造成具有蘭州民族特色的多功能城市綠化休憩廣場。
西關廣場設計方案
綠化休憩廣場體現民族特色
1.民族特色的綠化休憩廣場
根據西關十字廣場城市設計方案,西關十字廣場將塑造成具有蘭州民族特色的多功能城市綠化休憩廣場,是城市的“起居室”。
2.沿街建筑控制在12層以上
沿街建筑拆除所有壓紅線的建筑物,人行道(包括退紅線范圍)進行整體鋪裝,并適當設置綠樹花壇。沿街建筑退紅線不少于10米,層數控制在12層以上,建筑單體形式為點式和條式相結合,建筑高層主體色彩以白色為主色調。中心地塊搬遷公交樞紐站,拆除棚戶區所有建筑,打通張掖路景觀軸線,拓建臨夏南路,打通該街區一條東西向內路,取消西關十字環島。
3.樞紐站分流洪門子、小西湖
將西關十字中心轉盤取消,公交樞紐站全部搬遷,在向西一公里以外的洪門子、北園設置公交樞紐站,可分別安排10、14條公交線路。臨夏南路和北路兩個臨街面設計多處港灣式公交停靠站點,西關十字廣場建議不設公交首末站。此外,建設小西湖黃河大橋公交首末站和柳家營交通樞紐。同時充分利用西關地下停車場,向東擴建增設110個停車位,共160停車位,完全滿足地下商業街的停車需求,向西增設三條地下通道。
4.中心區 一軸五區串八景
綠化廣場是西關廣場的重要地段,由四周道路圍合而成,全長555米,寬51米,面積約為28305平方米,總體布局采用了軸線鏈珠的組織形式,利用張掖路步行街景觀軸線的延伸串聯五個景觀功能區,設置八個景觀節點,相成“一軸五區串八景”。
西關十字環境整治方案
新設地下通道疏人流
西關十字環境整治規劃方案項目位于西關十字轉盤以西、解放門十字以東,南北臨夏路之間,規劃用地41.5畝,東西長531米,南北寬52米。
1.西關公交大調整
調整合并的線路合并后在西關設中途站,保留8條精品線路,其他繞開西關十字;將西關地區的公交中途站相對集中在臨夏路東、中段,以達到同向、異向中轉公交車站點之間的距離到合理的范圍內;減少西關十字南口的中途站點;發揮地下通道系統。
2.新設地下通道 疏導人流
用護欄封閉南北臨夏路東、中段,除各公交中途站點保留外,盡量減少開口;南北各新設兩處過街地下通道;在南北臨夏路地面畫行人橫道線。
3.三個公共空間裝扮西關
三個公共空間分別為:交際廣場、公共樞紐站、民族廣場。交際廣場為張掖路商業街的延伸空間,以下沉式布局,豐富空間層次,設計中引入島的概念,以廣場中心“團結”雕塑為圓心,作圓弧狀岸緣,綠化景觀以開放空間,形式以現代景觀為主;公交樞紐站的形式為半開放弧形構筑物,半圍合空間對公交樞紐站的車流與人流空間做了限定,解決了車站的臟亂差;民族廣場采用水面及綠化,民族標志門與道路兩側的高大植被共同形成一個圍合廣場。
規劃設計中,沿著軸線往西依次為綠島—藝術噴泉—交際廣場—集散廣場—樞紐中心—集散廣場—雕塑大門—民族廣場—綠化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