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干部是否真誠為百姓服務
陳寶生做客央視《新聞會客廳》實況(上)
蘭州晚報訊 在北京參加此次大會的十七大代表、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陳寶生接受中央電視臺邀請,于昨日21時30分亮相《新聞會客廳》特別節目——《小崔會客》欄目,與央視名嘴崔永元一道,暢談地方黨委如何結合本地實際,堅持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本期節目于今日10時20分和15時30分在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重播。
觀點一:誰不治庸,就治誰的庸
治庸得有一個好的載體,尤其怎么樣讓我們的“一把手”走上治庸第一線,讓他自己先別庸。讓我們的“一把手”都成為有狼性的人,不要成為一只羊。
觀點二:群眾只要找上門來,那就是大事
對老吳來說,兔子死了,這是天大的事,到我們部門那兒去,可能排不上號,但是有一條,群眾只要找上門來了,那就是大事,群眾利益無小事,我們的政府就得認真去辦。
觀點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要體現在老百姓的臉上
我們的干部知道一句話,這是我們要求他們知道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要體現在老百姓的臉上,要看老百姓的臉上有沒有笑容。
觀點四:老百姓怎么才能說了算?
百姓怎么才能說了算?從決策環節開始,他能參與,推進的過程他能參與,最后的評判結果他能參與,那他才能滿意,這就需要傾聽民意。
觀點五:蘭州的天會更藍
我們現在冬天戴口罩的人少了,街上穿白衣服的女孩子增多了,這就是顯著變化。
市委書記的科學發展觀
以牛肉面話題開場
崔永元:各位朋友好,歡迎收看《小崔會客》。我們今天請到的客人是蘭州市委書記陳寶生,讓我們歡迎他。您好,好的市委書記都是親民的,就是了解老百姓的生活和工作,您是這樣的書記嗎?
陳寶生:是,我個人認為我是這樣的書記。
崔永元:那我考考您。
陳寶生:盡管考。
崔永元:據我所知,蘭州有75萬市民每天都要吃牛肉拉面,您知道這個牛肉拉面的價格嗎?
陳寶生:知道。
崔永元:比如大碗的大寬一碗多少錢?
陳寶生:牛肉拉面品種多了,至少有九個品種,但是不管是哪種品種,普通牛肉面一碗兩塊五。
崔永元:貴的呢?
陳寶生:貴的有三塊、三塊五的,還有十來塊的,十幾塊錢就要帶一些其他的了,小菜、雞蛋加點牛肉。
崔永元:天哪,那我每次去蘭州我的朋友都請我吃兩塊的,而且說是蘭州最好的。
陳寶生:老百姓喜歡吃的肯定是最好的了。
崔永元:您請坐。其實做一個市委書記不容易,因為擺在您面前的不光是牛肉面這樣一個問題,好多各種各樣的問題,復雜的問題,比如您是在2004年任蘭州市委書記的,我覺得無論是和您合作的這些干部,基層的干部,還是蘭州普通的老百姓,都在緊張地盯著您,您理解他們的心情嗎?
陳寶生:那是一個特殊時期,在特殊時期接任市委書記,老百姓打量我的眼光也怪怪的,是一種特殊的眼光,就看你頭幾步怎么走,你是一個什么樣的市委書記,能不能肩負起和市委市政府一班人一起帶領蘭州百姓,走出特殊時期的陰影。
誰不治庸,就治誰的庸
崔永元:人家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您第一把火就燒到了領導干部的頭上。
陳寶生:第一把火燒到干部身上,這個說法有點過,但是也表明了當時我們工作的重點,關注的興奮點。
崔永元:您發現干部隊伍有一些什么樣的問題?
陳寶生:想干事的干部非常著急,相當一部分干部等待觀望,還有一部分干部就看你怎么辦,怎么來治理這個城市,總的就是等待、觀望、擔心。
崔永元:您用了什么方式對待這個干部隊伍?
陳寶生:三句話吧,第一句話就是“從今天起,我們一起把蘭州這輛車拉好。”我就看你現在能不能和市委市政府一道,真心誠意地為老百姓服務。第二句話就是“大家要放手工作,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這是我們大家共同的責任。第三句話就是“誰不治庸,就治誰的庸。”也就是讓我們的干部有所作為。
崔永元:有沒有繼續不作為的,被治庸治下去的?
陳寶生:有,我們第一個治理的人是我們法院的一個干部,他由于不作為,導致一個案件審理方面出了差錯,所以我們把他撤職了,是通過人大常委會例會免職的,撤了。
崔永元:這個治庸治了多少干部,您還有印象嗎?
陳寶生:治庸計劃到現在,截至9月份吧,我們已經治了180多人。
崔永元:我想知道這180多人還有沒有機會,比如將來他們做得好還有升遷的機會?
陳寶生:有,我剛才講了我們治庸的第一個人,在一年之后他努力工作,現在又走上新的崗位。所以我講它是個激勵機制,不是一棍子把人打死,庸是各種各樣的,有個人原因,也有制度的原因,有機關文化的原因,但是你一旦庸了就必須治理,治完之后,你不庸了我們就用你,就是這樣。
把辦公室“搬”到電視臺
崔永元:蘭州還搞了“一把手”上電視,這是您提議的嗎?
陳寶生:治庸得有一個好的載體,尤其怎么樣讓一把手走上治庸第一線,讓他自己先別庸。將熊熊一窩,讓我們的一把手都能夠成為有狼性的人,不要成為一只羊,所以想來想去,想到這么一招,他能夠利用現代傳媒手段,把辦公室“搬”到電視上去。
崔永元:誰第一個上的?
陳寶生:是我,本人是第一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