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保持在25%以上,有的指標增幅高達40%。
實際上,除集中承接新型產業的這東西兩極外,蘭州市為提升產業,加快轉型,在更大范圍布局經濟增長極。對老工業基地西固區進行全面改造,建設都市型現代化新型石化城,重點引進與石化產業形成產業鏈的項目,推進集群發展。在落戶榆中縣和平鎮的金川科技園,掛牌“國家鎳鈷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記者采訪時,園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園區已與湖南科力遠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投資9億元共建鎳氫電池項目,進軍新能源領域,生產汽車動力電池及民用電池,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
走進蘭州空港循環經濟產業基地,“三縱四橫”道路網伸展在廣袤、平坦的原野,道路命名為“經一路”、“緯二路”等,透露出做大產業的雄心。率先落戶于園區的吉利轎車,自2007年2月28日首輛在甘肅本土生產的小轎車——吉利“自由艦”下線,蘭州和甘肅汽車工業開啟了新紀元,裝備制造業又添生力軍。
公司副總經理譙寶建告訴記者,2008年生產轎車9300輛,今年截至11月底已生產1.6萬輛,全年有望達到1.8萬輛,其中35%—40%的轎車銷往甘肅省內市場。
在吉利的廠區旁,由甘肅天泰汽車集團投資3.2億元的汽車和農業制造項目已征地200畝,將生產農用車和載重汽車。
“吉利二期上馬后,可帶動幾十家配套企業,連同天泰項目,整個區域汽車產業產值可達100億元。”譙寶建說。
拓展空間,融合蘭白,大思路勾勒新藍圖
站在蘭州銀灘大橋向西眺望,正在建設的蘭州新城區已拉開框架,兩條主干道宛若一把“金鑰匙”,開啟著新城區的美好未來。
蘭州市委、市政府確立“跳出老區建新區,建設新區帶老區”的城市建設新思路,建設占地42平方公里的新城區,東擴西展,南伸北拓。
走進蘭州新城區、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展示館內,在文、圖、聲、光、影的炫目組合中,展示著新城區的美好未來。通過10年或者更短時間的努力,包括六大功能區在內的新城區,將建成以傳統工業、新型工業和第三產業為主導,具有較高水準的現代化城市組團,并逐漸成為蘭州市21世紀的城市中心區。
伴隨著新城區的建設,安寧區“城中村”改造大步向前,城鄉一體化走在全省前列,嚴志堅告訴記者,明年全區農民將全部成為市民。
就在新城區雛形正具時,蘭州市以大思路、大設想,在今年國務院調研組在蘭調研時,大膽提出設立“蘭北新區”的設想,走出河谷謀發展,以秦王川盆地、榆中盆地和黃河北部山區移山造地為主要區域,向東、西、北三個方向繼續拓展城市發展空間。
11月27日,記者在引大灌區秦王川采訪時,只見通過沙坑改造塘壩、農業綜合開發和空港產業基地建設,數個千畝設施農業示范區已成規模,城鄉一體化大步邁進,未來這里將形成蘭州的衛星城。
與此同時,蘭州市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逐漸完善城市功能。貫通市區的東西向主干道之一、總投資46.65億元的南山路已開工,城市軌道交通在積極規劃、報批,北繞城路也納入構想。11月26日,蘭州市城建最大的招商引資項目——總投資93億元廟灘子地區整體改造項目的商業中心改造建設部分召開招商說明會,廟灘子整體改造方案“撩開面紗”,這里將打造成蘭州首個城市型商務旅游休閑區,吸引沃爾瑪等知名品牌入駐,形成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的沿黃河城市新區。
建設以蘭州和白銀為核心的都市經濟圈,為蘭州在拓展城市空間上打開了更大天地。
“區域經濟一體化已成為經濟發展的總趨勢。作為中心帶動的主體,我們一定要按照省委的要求,把建設蘭白都市經濟圈作為一項重中之重的工作,下大氣力抓好。”陸武成說。
打造“蘭白都市經濟圈”,蘭州市的著力點何在?對此,張津梁說,蘭州市已初步確立從七個方面率先實現突破,即積極與白銀市對接,率先推進城鄉規劃、基礎設施、產業布局、物流和旅游開發的一體化;統籌城鄉協調發展,逐步實現蘭州、白銀及周邊城鎮相互融合;以建設“蘭北新區”為重點,實施重點區域對接;按照產業互補融合發展的思路,加強與白銀市的產業分工與協作,延伸產業鏈條;突出現代服務業發展,與白銀等地區全力打造西部區域性現代化物流中心;在交通、通信等城市基礎設施方面先行一步,推動兩市溝通和合作;立足區域協調發展,與白銀市一道優化投資環境,完善基礎設施,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共同打造支撐經濟持續發展的新的增長極。
具有象征意義的是,跨越黃河的榆中縣青城黃河大橋工程近日開工建設,將兩岸的榆中縣與白銀市連為一體,便捷交流,緊密“握手”。
拓展,對接,融合……連為一體的蘭州和白銀,好似一艘巨艦,劈波領航。時風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