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通報2013年度各市州目標任務完成情況,蘭州市交出一份不俗的“成績單”:
2013年,蘭州市全面完成省政府目標管理責任書確定的29項目標任務,綜合排名位列第一,比2012年上升7位。各單項考核指標中,地區生產總值、金融、進出口總額、招商引資、非公經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新增就業、安全生產、產品質量、食品安全、藥品安全、人口和計劃生育、節能、環境保護等14個單項目標位次整體提升。其中,進出口總額、招商引資、非公經濟、食品安全、藥品安全、人口自然增長率等列第一位。
成績著實不易,經驗彌足珍貴。蘭州市緣何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記者對此進行了一番探究。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2013年,蘭州市的每個干部對這句話都有著切身體會。
市委常委全年到基層工作時間累計不少于120天,下基層一律“零接待”;對基層提出的困難和問題,能現場解決的就現場解決,現場不能解決的把問題帶回來,1周內給予答復或解決;文風會風突出一個“簡”字,工作作風堅持一個“實”字,開短會、講短話、辦實事……
為防止光說不做,執行中動作走樣,2013年蘭州市加大力度,開展多種形式的督查,累計開展監督檢查97次,發現問題22個,處理違規事件34件、問責50人次,通報13起違反規定的典型案例。全年“三公”經費下降23.71%,各類會議精簡40%。
“這些措施,讓基層干部大幅度‘減負’,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一線,這是工作取得成績的可靠保障。”西固區河口鄉黨委書記張文雍深有感觸地說。
同時,2013年,蘭州市精簡行政審批事項171項,保留208項,將42個部門的304項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納入市政務服務中心,整合成立了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成全市電子監察系統,實現對行政審批、行政處罰、公共資源交易等事項的全方位監控。蘭州市成為全國行政審批數量最少的省會城市之一,一個風清氣正的服務型政府正展現在大家面前。
2014年4月22日,蘭州市政府召開第八次全體會議。會議對2013年各縣區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通報總結。記者發現,蘭州市對去年各縣區各項指標任務的分解考核都有不同程度的“拔高”。
要讓蘭州這樣的“洼地”快速隆起,必須“跳起來摘蘋果”。
2013年,可謂是蘭州市“跳得最高的一年”——
經濟首位度和綜合實力穩步提高。實現生產總值1776.83億元,增長13.4%,在全省的首位度為28.2%。“3341”項目工程入庫項目1984個,計劃總投資8734億元,開工建設億元以上項目872個。市列100個重大項目完成投資532.49億元。全市金融機構存貸比達到85.42%,創歷史新高。
產業結構在調整中趨于優化。全市實現一產增加值49.67億元,增長6.7%,二產增加值820.42億元,增長13.5%,三產增加值906.74億元,增長13.6%,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2.8∶46.17∶51.03,整體呈現布局調整、結構優化、轉型升級的良好趨勢。
秦王川里,一個西北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國家重要的產業基地、向西開放的重要戰略平臺、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正在快速崛起。
蘭州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集聚實現較大突破。全年共有1800批次、1.25萬名客商前來考察投資,新簽招商引資項目162個,總投資1826億元,到位資金600億元。新區城市骨架初步形成,核心區80平方公里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基本到位,中川至馬家坪鐵路當年開工、當年建成,蘭秦快速路水阜至忠和段完成路基工程。產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新引進綠地集團、正威集團等500強企業,中國鐵建、敬業農業等17個項目建成投產,四聯光電、海默科技等92個項目加快建設,蘭石集團、青島啤酒等30個向新區拓展項目進展良好。
2013年,蘭州市獲批蘭白經濟區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信息消費試點城市、智慧城市試點、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公交都市示范城市、蘭州新區科技創新城、東部科技新城新型城鎮化示范區……
“10多個國家級、省級政策‘金字’招牌,無疑為蘭州市當前及今后發展創造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和條件。”蘭州市發改委主任潘恩說。
2013年,有一個數字值得關注。蘭州中川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560萬人次,增幅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一,中川機場成為國內大型運輸機場和國際航空口岸。
數字昭示,深居西北內陸的蘭州市高唱“大進軍”序曲,以自信、開放的嶄新形象示于世人。
推出“黃河之都、金城蘭州”城市形象新標志,蘭州國際馬拉松賽獲得中國田協“金牌賽事”和國際田聯“銅牌賽事”稱號,成功舉辦“蘭洽會”“民企隴上行”活動,多次組織參加全國區域性重大節會活動。“中國西北游,出發在蘭州”喊紅大江南北,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2606萬人次,完成旅游總收入206.5億元,均創歷史新高。
組建160個招商小組,建立39個重點招商區域,全年赴外招商6000多人次,拜訪企業2000多家,在兄弟城市開展招商推介活動42場,新引進項目925個,簽約金額3528億元,到位資金1350億元。積極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在北京舉辦“絲綢之路經濟帶·蘭州新區向西開放高層論壇”,與哈薩克斯坦、羅馬尼亞、塞爾維亞等進行多層次交流合作,向西開放氛圍愈加濃厚。
“蘭州市要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既要GDP的快速增長,更要人民群眾生活幸福、社會和諧穩定,要切實把為群眾服務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虞海燕思路清晰而堅定。
“要站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轉型跨越的新起點上,通過政策引導發揮積極因素,千方百計挖掘和培植增量,把項目支撐發展的作用發揮好,努力釋放蘭州新區發展活力,使蘭州市今年的發展繼續保持良好勢頭。”蘭州市市長袁占亭信心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