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豐富和活躍群眾春節文化生活,進一步弘揚優秀的民間傳統文化藝術,2月7日,由麥積區文化體育局、麥積區文化館聯合舉辦的麥積區“慶新春”余白銀先生風箏展在麥積區文化館隆重展出。
風箏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民間藝術的一種形式,其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它以生動形象,千姿百態,異彩紛呈的表現形式贏得人們的普遍青睞。放風箏則又是一項妙趣橫生的健身運動,多年來也一直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這次風箏展,既是余白銀先生50多年風箏制作生涯的一次集中成就展示,也是他向全區人民獻上的一份獨特新春賀禮。
余白銀先生是麥積區中灘鎮余家峽人,現任天水市風箏協會副會長、甘肅省二級民間根雕藝術家。他自幼堅持對民間藝術孜孜以求,不懈探索,尤其酷愛風箏制作,多以飛禽走獸、人物等為題材,敢于突破傳統思維定勢,大膽創新,構思新穎,設計獨特。他的作品除了重視挖掘傳統題材外,更加體現了地域特色和時代特征,創作了《伏羲畫卦》、《麥積煙雨》、《敦煌飛天仕女》等大量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風箏。他創作的風箏主張把現代聲、光、電設備與傳統工藝巧妙地結合起來,使工藝設計有了全新突破,這些風箏以精湛的繪畫技法和巧妙科學的設計贏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特別是他制作的風箏《麥積煙雨》在第十一屆濰坊國際風箏節中榮獲技巧類二等獎,《伏羲畫卦》在1998年“王泗杯”第四屆中國國際風箏節中榮獲放飛表演第一名。新華社、《人民日報》、《甘肅日報》、天水電視臺等眾多新聞媒體都曾作過宣傳報道。因此,這次風箏展也是一次高品位、高質量的藝術作品展出,在麥積區和天水市也是首次。這次風箏展對于豐富群眾節日文化生活,弘揚民間傳統藝術,擴大對外宣傳,加快建設特色文化大區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麥積區領導在觀看風箏展

風箏作品

一名婦女帶著孩子在觀看風箏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