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頒布5周年
堅持正確導向 創新用人機制 為建設富裕和諧新麥積選賢育才
麥積區委書記 蔣曉強

文字:天水日報 配圖:天水在線
《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頒布以來,我們緊緊圍繞領導班子建設的總體要求,認真貫徹執行《條例》,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以德才論英雄,憑實績選人才,不失時機地把德才兼備、政績突出、清正廉潔、群眾公認的優秀干部選拔補充到各級領導班子當中,初步建立了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有效激勵、嚴格監督、競爭擇優、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為全區經濟社會持續全面提速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突出服務發展,樹立正確用人導向
我們緊緊圍繞加快發展這個主題,堅持以發展論英雄、論成敗,以實績看干部、用干部,用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讓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樹立了正確的用人導向。一是堅持在實踐中鍛煉培養干部。堅持將重點工作項目和急難險重任務作為檢驗干部執政能力的“試金石”,有意識、有重點地培養和鍛煉干部,及時交任務、壓擔子,讓他們承擔重點項目建設任務,使一批表現突出的優秀干部脫穎而出。去年,區委對天寶高速公路協調保障、城市開發建設工作中務實苦干、作出突出成績的一批干部進行了提拔重用,極大地激發了優秀年輕干部創實績、謀發展的熱情。二是圍繞促進發展調整干部。始終把促進發展作為選任和調整干部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寬視野,通盤考慮,優化組合,把握得當,有效提高了班子的整體合力,杜絕了因干部調整造成思路斷檔、工作延誤等問題的出現。在鄉鎮職能轉變和鄉鎮換屆工作中,為了不影響重點項目的實施,我們超前謀劃、及早動手,有計劃、分步驟地對鄉鎮領導班子進行了調整。換屆時,我們只做了個別結構性微調,妥善安置了富余科級干部,既保持了領導班子的相對穩定性,又保證了工作的連續性,整個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三是堅持憑實績果斷調整干部。將績效考核結果與干部選拔任用有機結合起來,先后對年度績效考核排名在后的5名黨政正職和班子內部搞不團結、工作有較大失誤的8名黨政負責同志進行了免職待崗,在全區上下引起了較大反響。四是著力匡正用人風氣。區委始終堅持一把尺子、一個標準,對符合任職條件、工作業績突出、已經培養成熟的優秀干部,不論資歷、不排輩份、不講關系,堅決予以起用。而對于政績平庸,群眾有意見的干部,堅決不予提拔,從而狠剎了說人情、走路子、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風,杜絕了“帶病提拔”現象。
二、突出公開公正,嚴格規范選用程序
在干部的選拔任用上,我們堅決貫徹執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牢牢把握民主推薦、組織考察、醞釀決定、公示核查等幾個關鍵環節,做到堅持程序一步不缺、履行程序一步不錯,保證了干部任用的公開、公正、民主、透明。一是嚴把民主推薦關。提拔對象的提名,都要經過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復醞釀,經單位黨組織推薦后,最終由干部職工大會差額投票推薦產生,真正體現了群眾公認原則。二是嚴把組織考察關。對于每一名推薦對象,均由組織部門會同紀檢、審計、計生等相關部門全面深入地進行考察了解和審查審核,對德、能、勤、績、廉等方面作出綜合評價,經區委初審后再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和建議,最終形成合理的調整方案。三是嚴把醞釀決定關。從2004年8月開始,我們全面推行了常委會、全委會無記名投票表決干部任免制度,將鄉鎮、街道辦事處黨政正職和部門行政正職提交區委常委會和全委會無記名投票表決。在討論決定時,堅持“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議事制度,保證區委常委和委員全面了解情況,充分發表意見,有效提高了干部選任工作的民主化程度。四是嚴把公示核查關。對擬提拔使用對象全部進行任前公示,廣泛聽取群眾意見,認真核實群眾反映的問題,保證了選拔任用工作的公開性和透明度。2005年以來,對在任前公示期間群眾有反映的3名干部的情況進行了核查,1名干部因所反映問題屬實被取消了任用意向。
三、突出多崗鍛煉,積極推進干部交流
推進干部交流是培養鍛煉干部、優化領導班子結構的一項重要舉措。我們著眼于提高鄉鎮部門領導班子的執政能力,堅持統籌規劃,多渠道、多形式推進干部交流,不但使領導班子成員的工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也使各級領導班子的年齡結構、專業結構更加合理,凝聚力和戰斗力明顯增強。在干部調整過程中,我們注重將長期在鄉鎮工作的干部交流到區直機關單位,將缺少基層領導工作經驗的干部有意識交流到鄉鎮,雙向互動,豐富領導經驗,開闊工作視野,拓寬工作接觸面,鍛煉全面的組織領導能力。與此同時,黨委部門與政府部門、經濟部門與非經濟部門、人大政協機關與其他部門也先后進行了合理的干部交流,有效激發了干部活力,調動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2002年以來,先后有39名區直機關優秀年輕副職干部交流到鄉鎮、街道辦事處任職鍛煉,其中9名同志因工作突出已從副職崗位走上正職崗位。在去年鄉鎮換屆工作中,鄉鎮之間交流黨政班子成員43人,交流面為30.9%。通過交流,進一步調動了他們干事創業的熱情,使鄉鎮和部門的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四、突出機制創新,加強后備隊伍建設
我們堅持把選拔任用年輕干部特別是加強后備干部隊伍建設作為一項緊迫的戰略任務來抓,深化改革,創新機制,促進公正選人用人。一是公開選拔后備干部。2006年,我們在鄉鎮全面推行全員競爭上崗的基礎上,率先在全市開展了公開選拔科級后備干部,全區1159名干部報名參選,通過知識考試、民主測評、單位推薦、組織考察等程序,共選拔科級(副科級)后備干部282名。公開選拔,公平競爭,不僅擴大了選人視野,拓寬了選人渠道,形成了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機制,而且極大地激發調動了廣大干部尤其是年輕干部學習上進的內在動力,達到了以考促學、以選促干的良好效果。二是注重教育培訓。通過采取計劃培養、調訓等方式,先后有212名科級后備干部到市、區委黨校接受培訓。同時,精心選拔24名后備干部赴后進村、貧困村掛職,加強實踐鍛煉,后備干部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高。
五、突出以人為本,著力疏通干部出口
新老交替是領導班子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干部隊伍保持活力的根本所在。針對部分班子成員年齡偏大、結構不合理、工作缺乏活力等問題,我們著力疏通干部出口,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能進不能出的“瓶頸”,對年齡偏大、身體欠佳、工作積極性不高、難以適應當前工作需要的領導干部改任同級非領導職務,空出崗位,為年輕干部提供干事創業平臺,促進了優秀年輕干部的培養和成長。為了讓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的同志退得舒心、退得放心,我們把思想政治工作始終放在首位,注意及時了解和掌握思想動態,積極做好理順情緒工作,通過入情入理的交流溝通,消除了思想顧慮。在去年的鄉鎮換屆中,對于在基層工作多年、年齡偏大需要交流安置的干部,由區委主要領導分別親自談話,充分尊重個人意愿,贏得了這些同志對換屆調整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此外,我們每年還定期組織改任非領導職務的老同志參觀全區重點項目和特色工作,通報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使他們切實發揮閱歷經驗豐富的優勢,積極為加快發展建言獻策,主動為黨和政府排憂解難,有效促進了全區各項工作的健康發展。
由于我們堅定不移地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極大地激發和調動了各級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和干勁,全區上下心齊氣順、風正勁足,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的持續全面提速發展。2006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43.95億元,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2.63億元,均比2002年翻了一番;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1.36億元,是2002年的10.8倍。全區生產總值增速連續四年保持兩位數,連續三年位居全市縣區前列。今年以來,全區各級干部謀發展、創實績的熱情更加高漲,實施“工業強區、產業富民、商貿興埠、旅游拉動、城市帶動”五大戰略的信心更加堅定,全區生產總值、大口徑財政收入增速強勁,新農村建設、工業園區發展、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黨的建設、社會事業發展等方面取得了新的顯著成績,創出了許多特色和亮點,實現了“十一五”發展的“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