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3日21點23分,1040多名農民工坐上了首趟天水開往烏魯木齊去的臨客L127次火車專列,拉開了今年天水農民工赴疆摘棉等季節性勞務輸轉工作的序幕。
新疆是麥積區勞務輸出的主要地區之一,赴疆摘棉作為季節性很強的勞務輸轉工作,已成為廣大農民農閑時獲取收入的重要來源,是邊遠貧困山區中年婦女創收的“鐵桿莊稼”。近年來,麥積區農村婦女赴疆摘棉的實踐經驗證明,組織農村婦女赴疆摘棉花,是挖掘農村勞動力潛力、拓寬勞務輸出領域、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之一,有力地促進了勞務經濟的發展。

7月底,市上召開了赴疆摘棉等季節性務工工作會議,安排部署了今年赴疆摘棉工作。
為了落實全市赴疆摘棉工作會議精神,麥積區高度重視,及時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要求區鄉勞務部門把此項工作作為第三季度勞務輸轉工作的重點工作任務來抓。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區上及鄉鎮都相繼成立了赴疆摘棉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分解工作任務,靠實工作責任。二是加大宣傳動員。通過印發宣傳資料、電視報道、信息刊登等形式,利用電臺、網站、報刊、墻報、宣傳單等進行大規模宣傳,及時通報新疆棉花長勢情況,摘棉要求和待遇,鼓勵年齡較大、家庭困難的婦女赴疆摘棉,使赴疆摘棉工作在農村家喻戶曉。三是發揮能人作用。充分發揮歷年組織赴疆摘棉勞務經紀人等民間社會能人的帶頭作用,及時召開摘棉經紀人、帶頭人會議,利用他們居住在基層底子清、情況熟的優勢,引導鄰里鄉親赴疆摘棉。四是搞好跟蹤服務。及時與往年已建起關系的生產建設兵團有關師、團及當地棉農保持聯系,了解今年的用工情況和勞動報酬等信息,并及時進行發布,切實保障赴疆摘棉人員的收入、工作、生活條件和安全。五是及時上報情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摘棉重點村組,加大組織力度,建立摘棉人員臺帳,及時上報赴疆摘棉人員數量、名單和摘棉經紀人、帶頭人等有關信息。
通過宣傳發動,在各鄉鎮和勞務經紀人的精心組織下,首批組織的600多名摘棉工乘坐首發赴疆摘棉專列,踏上了赴疆季節性務工之路。
在今年組織進疆摘棉工作中,區委區政府要求勞務部門及各鄉鎮要注重做好 “三抓”,即:輸轉前抓協議、輸轉中抓管理、輸轉后抓服務,建立健全進疆摘棉工作的組織體系和相關制度,力爭完成今年全區1.3萬人的赴疆摘棉、西紅柿采摘、枸杞采摘、田間管理等季節性務工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