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麥積區緊緊圍繞“大地增綠、林業增效、果品增值、農民增收”的總體目標,以三大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為載體,以北山生態產業示范園建設、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凱迪生物質能源林建設、退耕還林補植補造、荒山造林、道路綠化、果樹建園為重點,堅持“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建設生態化”的建設方針和“突出重點、綜合治理、穩步推進”的生態治理原則,及早動手,精心組織,強化措施,狠抓落實,林業建設任務取得了顯著成效。

——重點林業生態工程。今年全區完成各類營林、造林6.6萬畝。
•完成各類營林、造林8.39萬畝,占計劃任務的127.1%。其中,退耕還林工程完成荒山造林0.8萬畝。
•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項目完成后續產業項目林產品基地建設(核桃建園)3.17萬畝,
•完成低效經濟林改造5544畝、退耕地補植補造5855畝、薪炭林建設2250畝。
•天然林保護工程完成封山育林0.75萬畝。三北五期防護林工程完成人工造林1萬畝、封山育林0.7萬畝。
•在重點生態公益林關鍵地段新建機械圍欄1300米、護林房13座、設立標志牌18塊,69.64萬畝公益林全部得到封禁管護。

——林果產業建設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以甘泉甘江溝、渭南王旗山、花牛元柳梁為重點,新建果品基地10.56萬畝,其中蘋果5.8萬畝、核桃3.17萬畝、葡萄1.56萬畝、大櫻桃0.03萬畝。
•完成果園綜合管理28萬畝,老果園管理1.5萬畝,蘋果幼樹園樹盤覆膜9.8萬畝,疏花疏果12萬畝,果實套袋1.5億個。
•確權到戶32.01萬畝,核發林權證6.4萬戶、6.4萬本,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任務全面完成。
•依托集體林改發展農家樂106家,發展林下中藥材種植163戶,發展林下特色養殖121戶,建立合作社46家、產業協會160個。

——“一城兩園”北山生態產業示范園核心區麥積段綠化工程。綠化總面積2016畝。
•完成道路行道樹綠化8公里、地埂綠化316條23.6公里。
•建成中華壽桃、大櫻桃、甜柿、早熟核桃等果品產業園1621畝。
•建成園林小品5處、49.8畝,建成水保風景林及生態景觀林270.9畝。
•栽植各類苗木36萬株,占栽植計劃的83.7%。

——穎川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主要完成荒坡整地、殘次林改造整地、東山林帶恢復改建、果樹建園等工作。
•荒坡整地600畝,已完成350畝。
•殘次林改造整地面積1600畝,已完成1100多畝。
•東山林帶恢復改建1400畝,已栽植刺槐42萬株1273畝。
•屈家坪核心區果樹建園4100畝,已完成豐產坑整地3200畝,栽植蘋果2700多畝。由馬跑泉、甘泉、麥積等鄉鎮實施的13550畝建園任務正在進行整地和栽植。

——綠化工程綠化。完成各類行道樹綠化125公里。
•北甘公路麥積段補栽行道樹35.5公里,栽植柳樹、塔柏等綠化苗木1.8萬株。
•北賈公路完成行道樹綠化23.2公里,栽植香花槐、銀杏、油松、塔柏等綠化苗木1.36萬株。
•卦臺山綠化工程完成綠化面積145畝,栽植圓柏、塔柏、爬山虎、迎春花等綠化苗木3.95萬株。

——護林防火和育苗工作。
•出動警力400多人次,依法查處各類破壞森林資源案件13起,處罰違法人員16人次;查處無證、偽裝運輸木材的林業行政案件35起,挽回經濟損失21萬元。全區未發生森林火災。
•以側柏枯葉病、山楂葉螨等為重點,防治森林病蟲害2.4萬畝,防治率92.8%。

•開展刺槐尺蠖、松葉蜂蟲情監測調查和松材線蟲病春季監測調查,面積達93.5萬畝。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0.072%以下,實現了“一降三提高”目標。
•落實育苗2125畝,其中:國營苗圃育苗500畝、專業戶育苗15處750畝、群眾育苗875畝。出圃各類苗木2320萬株,為全區的生態建設和果樹建園提供了苗木保障。

——項目爭取與招商引資工作。
•爭取到林業危舊房改造、退耕還林荒山造林、三北防護林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重點生態公益林管護、林果產業發展項目、甘泉苗圃苗木繁育、林業有害生物防控體系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19個、到位資金4372.92萬元。
•完成天水威龍公司四萬噸冷庫建設項目、武漢凱迪公司生物質能源建設項目等2個招商引資項目,引進資金3095萬元。威龍公司總投資1.8億元、占地71畝的四萬噸冷庫建設項目目前已投資4550萬元,完成了今年計劃項目的土建及鋼結構預埋件的埋設等工程,并有5000噸庫容已投入使用,其余正在進行庫體建設。在花牛鎮羅集村完成造林580畝、流轉退耕還林地補植補造6420畝,全面完成了凱迪造林任務。
•完成節會簽約項目1個(威龍公司6000噸有機肥廠建設項目)、儲備項目2個(雪園公司果品基地建設貼息貸款項目、康紅公司葡萄基地建設貼息貸款項目)。

三陽川威龍葡萄基地

馳名中外的“花牛”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