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學習借鑒靜寧蘋果和中寧枸杞產業發展的好做法和先進經驗,進一步推進麥積果品產業快速發展和加快花牛蘋果產業園建設步伐,11月16日至18日,麥積區副區長王彥軍率團赴“中國蘋果之鄉”——甘肅靜寧和“世界枸杞之都”——寧夏中寧,對兩地的蘋果和枸杞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考察。麥積區農業局、區林業局、區果業局和花牛蘋果集團等主要負責人參加了考察活動。

靜寧蘋果色正味美面積大,質脆耐貯傳佳話。在靜寧,考察團一行在靜寧縣政協副主席靳衛國和靜寧縣林業局副局長王國慶等領導陪同下,先后深入縣級掛果園標準化管理示范點——李店鎮果園標準化管理示范帶,國家級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治平馬川良好農業規范認證基地、全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和恒達紙箱生產線,通過現場察看、聽取匯報等形式,詳細了解了靜寧縣果品產業發展狀況,雙方就果品產業發展進行了經驗交流。

“天下枸杞出寧夏,中寧枸杞甲天下”。考察團來到寧夏中寧,受到了熱烈歡迎。在中寧縣副縣長周紅,縣政府辦主任萬寶生,縣枸杞產業化辦公室主任馬新生的陪同下,考察團先后來到中寧早康有機枸杞生產基地、中寧縣寬口井生態移民項目區萬畝枸杞高效節水滴灌示范基地、寧夏萬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寧·國際枸杞交易中心和寧夏紅枸杞產業集團中寧枸杞制品公司,實地考察學習了中寧發展枸杞產業在生產、加工、銷售和枸杞產業園、交易中心建設方面的成功經驗。

通過考察學習,麥積區果品產業考察團團長、副區長王彥軍高度評價了靜寧縣蘋果和中寧枸杞產業發展情況,認為靜寧和中寧兩地,果品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各有千秋,已形成了基地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營銷市場化、服務社會化的良好格局,總結出了許多值得學習借鑒的好做法和經驗,今后要繼續加強交流溝通,取長補短,為建設一流的花牛蘋果產業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王彥軍要求,天水花牛蘋果產業園已進入實施建設階段,麥積區組團參觀學習重任在肩,各部門負責人要充分認識建設天水花牛蘋果產業園的重大意義,確保花牛蘋果產業健康、持續發展。要進一步統籌各方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征地、拆遷和果品營銷企業“出城入園”等工作。通過政府引導力、市場運作力、企業參與力,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創新發展舉措,推動花牛蘋果產業又好又快發展。把天水花牛蘋果產業園建設成集果品集散、貯藏保鮮、生產加工、農殘檢測、展示展銷、商貿洽談、科研培訓、技術推廣、采摘觀光等為一體,帶動隴東南、輻射大西北的大型果品產業園。

據了解,靜寧縣是全國蘋果優勢產區之一,果品發展產業經過近30年的發展,果園總面積達到80萬畝,占耕地面積的54.3%,農民人均果園1.83畝。靜寧蘋果先后獲得了靜寧蘋果證明商標、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綠色產品、出口創匯基地和良好農業規范(GAP)基地認證4張國家級名片和“中華名果”、“中華金果”等13個大獎,成為2008北京奧運會特供果品。先后被評為“中國蘋果之鄉”、“全國經濟林產業示范縣”、 “中國果菜無公害十強”、“中國蘋果二十強縣”、“ 全國興果富農工程建設果業發展百強示范縣”等6個國家級榮譽稱號,特別在2010年靜寧蘋果成功登陸上海大宗農產品市場實現網上交易,平涼金果的知名度和競爭力不斷提升,近六年累計出口果品4.6萬噸,創匯3500萬美元。

素有“枸杞之鄉”的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寧縣,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適宜的氣候條件,枸杞產業發展的優勢表現突出,是寧夏枸杞的原產地和主產區之一。截至目前,中寧縣枸杞種植面積達20萬畝,枸杞干果總產量達4.3萬噸,枸杞干果總產值突破16.8億元,綜合產值達18億元,全縣農民人均來自枸杞產業的現金收入達3000元。枸杞產業已成為當地促農增收的主導產業和特色支柱產業。中寧縣作為國務院命名的“全國枸杞生產基地縣”,經過50年的發展經歷,已成為枸杞品質最優、單產最高、產品種類集中的生產示范區域,形成了6大系列30余種深加工產品,具有近30億元的品牌價值。據了解,2012年,中寧縣將按照“種植規模化、管理標準化、經營現代化、銷售國際化、加工精品化、效益最大化”的思路,著力打造全國著名的枸杞苗木繁育中心,科技研發中心,市場交易中心和人才培養中心等。

考察活動結束后,考察團還專程來到甘肅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對花牛蘋果產業園的規劃設計方案的進展情況進行了詳細了解,雙方就建設花牛蘋果產業園交換了可行性的建議和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