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雨中的堅實堡壘
——埠南社區黨支部防汛搶險救災紀實
6月19日至7月27日,麥積區連續遭受四次暴雨侵襲,加之7•22定西6.6級地震波及影響,由此引發的暴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疊加交錯,破壞之重、損失之大、危害之深、持續時間之長,創有氣象記錄以來之最。
然而,在重災區之一的橋南街道辦事處埠南社區有這樣一群人:面對突如其來的特大災情,他們始終與當地居民群眾堅守在一起,同呼吸,共命運,防險情,救災情,共抗洪魔,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基層黨組織強大的戰斗堡壘作用。
搶險不分你我
6月19日晚上11點左右,第一次暴雨來襲時,埠南社區黨支部書記胡瑋玲帶領支部年輕黨員一路狂奔,迅速趕到各個險情點查看險情,并將險情第一時間上報街道黨工委。凌晨1點多,雨越下越大,與區委黨校相鄰的馬跑泉鎮三十甸子村民出租房片區積水越來越深,最深處達1.5米左右,21間出租房已全部進水。見此情景,支部書記胡瑋玲對支部黨員說:“搶險不分你我,我們得分頭行動起來,立即疏散、安全轉移居民是第一位的”。在和馬跑泉鎮銜接的同時,該支部一班人淌過已經過膝的積水,協助居民撤離生活物品,并協助一戶焊接經營戶和1家廢品收購站搬運一些重要設備和物品。
與此同時,另一組黨員帶領社區干部同樣奮戰在與轄區相鄰的花牛鎮自建房區域。該區域多處居民房屋進水嚴重,其中一戶來自岷縣的70歲老人的房屋被洪水沖塌,屋內的米、面、油、衣服等日用品全部被雨水沖泡。支部黨員和其鄰居一同把老人救了出來,并為老人借來衣服,讓他換上。其他群眾在社區黨員干部的影響和帶動下,都加入了搶險的隊伍。這一夜,埠南黨支部與暴洪災害抗爭;這一夜,埠南黨支部與受災居民群眾始終在一起。
危機時刻的守護神
轄區居民吳大媽激動地說:“社區支部黨員就是我們的守護神,每當有雨天,不管白天還是夜里,他們守在災情點為我們站崗放哨,讓我們能睡個好覺”。
自暴雨災害發生以來,該支部立即制定24小時值班制度,要求黨員分組堅守在各災情點,24小時監控災情,和受災居民在一起開展自救,并掌握和安撫居民情緒。每到雨天黨員都會通過手機向所監控災情點相關人員及時發送一條雨情預警信息。截至目前,每名黨員平均發送雨情預警信息達50多條。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
“我們的每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見到記者,黨支部書記胡瑋玲面帶倦容地說:“在抗洪搶險中,支部黨員始終沖在前面,帶領社區干部和部分居民搶險自救,我們的黨員干部已經一個多月沒有睡個好覺了,甚至有些年輕黨員都好久沒回家了。”
據了解,截止7月30日,該支部已協助撤離受災居民531人,幫助居民清理淤泥約12方。由于黨支部反應迅速,組織群眾撤離及時,暴雨災害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將災害損失降到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