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綠色一路景
——麥積區2013年林業工作綜述

“無山不綠,有水皆清,將山川裝成錦繡,把大地繪成丹青。”這是麥積林業人一直以來的夙愿。如今,林業生態環境建設賦予了麥積大地更多的綠色生機,“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的優美環境已然成為現實。

2013年,麥積區緊緊圍繞“大地增綠,林業增效,果品增值,農民增收”的總體目標,以三大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為載體,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堅持“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建設生態化”的方針和“突出重點,綜合治理,穩步推進”的生態治理原則,及早動手,精心組織,強化措施,狠抓落實,扎實推進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林業生態工程穩步推進。2013年,麥積區以穎川河流域綜合開發林業生態工程為重點,組織12個隊伍進駐工程區,開展造林綠化工作,目前,完成大地埂綠化栽植檜柏、紅葉李、國槐、香花槐、紫荊、大葉女貞等苗木6.5萬株,涉及區域6500畝;荒坡綠化完成721畝,栽植油松、側柏、榆葉梅、連翹、木槿、丁香等苗木16.24萬株;行道樹綠化完成24.5公里,栽植塔柏、柳樹、雪松、香花槐、紅葉楊、膠東衛矛等2.8萬余株;園林小品完成3處4.3畝。全區共完成各類營林、造林9.386萬畝,其中,生態造林完成2.3萬畝,栽植刺槐、側柏等苗木1.2萬株,封山育林完成0.5萬畝。生態環境和自然面貌得到明顯改善。

——果品產業建設成效顯著。以“四幫四抓”活動為載體,抽調40多名專業技術專干深入全區各鄉鎮,結合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項目建設,開展了基地建設、抗旱覆膜、果園管理、技術培訓等工作。完成蘋果建園3.736萬畝,核桃建園2.85萬畝,改造老果園2.1萬畝,補植補造1.1萬畝,疏花疏果27萬畝,果實套袋1.5億個,病蟲害綜合防治50萬畝,果園覆黑膜4500畝,培訓果農1.68萬人次,蘋果苗木繁育300畝。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規范有序。在全面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主體改革任務的基礎上,完成了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和林下經濟發展前期的調研工作和相關政策的宣傳、培訓等工作。同時指導全區各鄉鎮探索林權制度配套改革,發展壯大林下經濟。據統計,全區已發展農家樂106家,發展林下中藥材等種植戶163戶,發展林下特色養殖戶121戶,建立合作社46家,建立產業協會160個。

——林業示范點建設順利完成。歸風山村臥牛山千畝荒山造林示范點完成刺槐、落葉松混交林0.5萬畝,栽植苗木16.5萬株。在造林作業的同時,加強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全過程采用了截干、蘸漿、生根粉、保水劑等一系列抗旱保活新技術,為提高造林成活率提供了技術保障。中正山流域萬畝核桃基地示范點建設完成核桃栽植7500畝。主栽品種為遼核4號、清香、755、隴南15、新疆薄殼等。該基地的建成,將極大帶動周邊鄉村種植核桃的積極性,對我區渭北干旱山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起到強有力的示范帶動作用。

——森林資源保護依法加強。一是加強林地管理,嚴格執行征占用林地審核審批制度,提前介入,強化服務,完成了中衛—貴陽輸氣管道天水支線、寶蘭客運專線等國家重點工程的征占用林地勘驗調查工作;二是加強木材運輸管理,嚴厲打擊木材運輸違法行為,共查處無證、偽裝運輸木材、苗木的林業行政案件21起,挽回經濟損失10.4萬元;三是依法護林,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分子,共出動警力441人次,依法查處各類破壞森林資源案件51起,處罰違法人員54人次,收繳罰款0.51萬元,放生野生動物5只,依法責令恢復林地1321平方米。

——義務植樹活動扎實開展。建立健全了全民義務植樹登記卡制度、屬地管理和檢查制度,把穎川河流域生態工程建設、城郊南北二山綠化、村鎮綠化、公路綠化做為全民義務植樹的主戰場,積極動員全區人民投資投勞,集中力量開展城鄉綠化。全區新建區級義務植樹點8處,鄉級義務植樹點18處,完成義務植樹172萬株,參加義務植樹32.8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