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起人民健康的保護傘
——麥積區2015年衛生計生工作綜述
2015年,麥積區以提升衛生計生服務能力、解決群眾“看病難”和“看病貴”問題為抓手,群策群力謀全局、抓改革、惠民生、促發展,全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深化改革讓看病不再難不再貴
為解決看病難和看病貴問題,2015年麥積區一方面以天水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和區婦幼保健院為試點單位,開展“315”模式改革,全面落實醫療機構管理22項核心制度,實施單病種付費制度,開展優質護理,突出中醫特色,服務質量明顯提高。另一方面嚴格執行網上集中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價格和“零差率”銷售的政策,強化監督管理,加大對配送企業的監管力度,保障醫療衛生機構藥品供應及時,確保臨床用藥合理、安全、有效、價廉。目前,全區499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實施了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和藥品零差率銷售,基本藥物網上集中采購覆蓋率100%。此外,該區將新農合籌資標準由原來的每人380元提高到470元,并加大了補償力度,擴展了補償范圍,新農合農村重大疾病由原來的27種增加到50種,門診特殊病由原來的39種增加到40種。截至11月底,全區共有1373903人次參合農民得到2.05億元合作醫療基金補償,總受益率317.9%。

提升服務能力讓健康有保障
該區衛計部門認真開展“行風評議”、“三好一滿意”、“平安醫院”和“百姓放心醫院”創建活動,積極實施萬民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項目,11名支農隊員在中灘、元龍、石佛三家衛生院開展特殊專科建設,累計診療1360人次,開展義診活動12次,舉辦健康講座24次,成果顯著。扎實開展醫師多點執業工作,安排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區婦幼保健院的182名醫師,到全區23個鄉鎮衛生院、分院開展一對一幫扶工作,繼續加強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對鄉鎮衛生院、分院和村衛生室、分室全部實行了“五統一”管理,為保障農村群眾的身心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該區還不斷加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才培養力度,建立了區級免費進修培訓基地,對全區所有的536名鄉村醫生進行免費輪訓,同時全年選派18名醫師到省級和區內醫療衛生計生機構進行進修學習。

加強疾病防控讓病痛少發生
該區積極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食品及公共場所衛生治理、“除四害”等愛國衛生運動,在馬跑泉鎮等9個鄉鎮以戶為單位全面發放保健包48000個,開展“健康沙龍”活動108次,在麥積、社棠等10個鄉鎮衛生院及分院舉辦了健康素養促進知識講座,受訓人數達2000多人次。全年累計輸送各種基礎疫苗209002人次數,183529人份,疫苗接種率均在96%以上,累計收集到疑似精神病患者信息4118例,完成確診登記、建檔立卡2189例;共接診治療肺結核疑試病例1949例。同時,對白血病、終末期腎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癥等5種大病開展了干預工作,進一步完善了大病調查干預機制。

實施“隴家福”工程讓計生服務更人性
該區全面實施“隴家福”工程,著力提升計生家庭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成功創建了花牛鎮花牛村、橋南街道辦事處龍園社區2個省級示范點,元龍鎮井兒村、麥積鎮紅崖村、社棠鎮綿諸村、馬跑泉鎮甸子村、慕灘村、崖灣村、甘泉鎮甘江村、東岔鎮桃花坪村10個市、區級示范點,全年創建區級幸福家庭170戶,市級幸福家庭20戶;全面落實各類優先優惠政策,累計為計劃生育家庭落實獎勵扶助、特別扶助、特困救助等各類優先優惠資金517.6萬元,為4137對待孕夫婦進行了免費檢查;救助貧困孕產婦4293人,撥付項目資金 194.57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