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放大“三抓三促”行動整體效應
康泰來
自“三抓三促”行動開展以來,麥積區圍繞打造“全省縣域經濟發展示范區”目標,立足“工業主導型、文旅賦能型”縣域經濟發展功能定位,通過抓學習、抓執行、抓效能等一系列舉措,實現了思想觀念明顯轉變、能力素質明顯提升、工作作風明顯改進、效率效能明顯提高、各項事業明顯進步的效果,為縱深推進“三抓三促”行動積累了經驗、打牢了基礎。麥積區將堅持以重點工作突破帶動整體工作提升,持續放大“三抓三促”行動整體效應,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幸福美好新麥積聚勢賦能。
持之以恒抓理論學習。堅持勤學、深思、善用,把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落實專題教育、專題研討、專題調研、專題練兵等舉措,持續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全面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精準掌握與工作相關的政策規定,加快彌補知識盲區和能力短板,不斷提升政治素養和履職本領,真正成為謀發展、抓發展、促發展的行家里手。堅持對標先進、學習先進,積極“走出去”,學習先進縣區抓發展的成功做法和先進經驗,堅決破除陳舊觀念的束縛、打破慣性思維的禁錮、克服陳規陋習的制約,以思想“破冰”引領和推動發展“破局”。
一以貫之抓產業升級。主動對標全省“十強”縣區,以拼的精神、搏的勁頭、搶的力度,加快推動產業迭代升級,全力打造全省縣域經濟發展示范區。打好產業基礎高端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嚴格按照“兩確保、三提升、兩強化”要求,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啟動實施優勢特色產業提質增效行動,不斷壯大農業主導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推動農業產業全鏈條發展,提升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價值增值空間。立足“工業主導型”縣域經濟發展功能定位,堅持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全面實施“六大行動”,加快傳統產業“三化”改造,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前瞻謀劃未來產業,不斷打造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立足“文旅賦能型”縣域經濟發展功能定位,搶抓首批全國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縣區機遇,有序推進麥積山大景區文化旅游產業聚集區和卦臺山景區深度開發,構建特色鮮明、要素聚集、業態互補的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以產業的“升級提檔”助推發展的“增效提質”。
馳而不息抓營商環境。始終把營商“軟環境”變成發展“硬措施”,全面做好招商、安商、穩商工作,全力打造更加開放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牢固樹立“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關乎營商環境、處處彰顯營商環境”的意識,開展好“優化營商環境提質增效年”行動,深化落實區級領導包抓招引項目、會商研判、要素保障等機制,大力推廣“不來即享”“項目管家”等服務模式,讓審批事項越來越少、辦事效率越來越高、企業獲得感越來越強,切實把麥積區打造成服務“高地”、投資“洼地”。堅持全面依法治區,結合主動創穩、主動創安行動,統籌推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做實法治宣傳教育、做優法治化營商環境,著力營造和諧穩定安全的良好環境。
開拓創新抓招商引資。堅持政策為大、項目為王、環境為本、創新為要,圍繞縣域經濟發展功能定位布局、落子、發力,以招商引資大突破跑出經濟發展加速度。牢固樹立“以招商引資論英雄”的鮮明導向,堅持數量和質量并重、簽約和落地齊抓、政策和服務同步,通過平臺招商、上門招商、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圍繞資源優勢和產業布局,精準謀劃推介項目,持續擴大招商“朋友圈”,不斷掀起大招商、招大商的熱潮,加快引進一批高技術、高成長性、高附加值的企業和項目,跟進推動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達效,進一步提升可持續發展的動能和后勁。
久久為功抓難題破解。堅持問題導向和實干導向,教育引導各級各方面和每位黨員、公職人員樹立和踐行為民造福的政績觀,以擔當盡職的責任感,當主角、打頭陣、做先鋒,著力解決一些重大項目遺留問題、重要整改類問題,真正讓惠民政策更有溫度、為民紓困更有力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堅持理舊賬、建新功,加力實施“四強”行動、深入做好“五量”文章,聚焦生態環保、民生保障等重點任務,結合“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篩選一批影響和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堵點難點問題、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采取跨層組隊、橫向聯合、縱向到底等方式,切實推動各類問題“清倉見底”,堅決打通影響制約經濟發展的堵點難點,確保實現作風轉優、效能提升、發展增效、群眾受益的目標。
作者為天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麥積區委書記
(新聞來源:甘肅日報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