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麥積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強化頂層設計,集中力量、集成政策、集聚要素,以花牛蘋果為主導產業,圍繞“一核一帶兩片四組團”空間布局,在強科技、興產業、補鏈條、樹品牌上持續發力,大力培育發展富民增收產業,打造“中國·花牛蘋果”世界知名品牌,建設全國頭部蘋果產業集群。2024年,麥積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實現總產值77.59億元,其中,主導產業總產值51.07億元,以花牛蘋果為主的特色果品產業,成為全區農民增收致富的堅實支柱,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一、筑牢產業根基,標準化、生態化與規;瘏f同推進。一是標準化果園建設提質增效。以“提質、擴量、增效”為目標,將品種改良與標準化生產作為核心任務,通過每畝1000元的獎補政策,引導果農參與標準化改造,累計建成75個花牛蘋果標準化示范園,新增標準化種植面積1.86萬畝。集成應用果園地布覆蓋、生草栽培、高光效修剪、精細化花果管理等技術,實施減施增效工程,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年均遞減5%,果園綜合效益提升12%。二是生態循環模式激活綠色動能。秉持“綠色發展”理念,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技術,利用畜禽糞便、秸稈等廢棄物生產有機肥,全域推行太陽能殺蟲燈、粘蟲板、天敵昆蟲等生物物理防治手段和綠色防控技術,建成“果畜融合”示范基地2萬畝,新增綠色、有機認證面積1.8萬畝,年減少化肥使用3000噸,化學農藥使用量降低40%,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1%,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0.61%,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三是適度規;洜I提升生產效能。結合多年的種植實踐經驗,綜合考慮果園管理成本、經營者管理能力、農產品生產效率和勞動力等多方面因素,科學合理地確定了不同經營主體的種植規模:種植大戶為20 - 50畝,家庭農場為50 - 100畝,農民專業合作社為100 - 200畝。通過土地流轉、社會化服務等形式,積極引導農民適度規模經營,實現集約化、專業化生產,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目前,產業園內適度規模經營率達到66.25%,較分散經營畝均降低成本15%、效率提升20%。
二、強化創新支撐,科技、裝備與質控協同升級。一是產學研融合增強創新能級。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產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依托高等院校的科研優勢,聯合搭建花牛蘋果科研平臺4個、產學研基地3個、實驗室3個,累計開發及轉讓專利5項,引進“秦脆”“瑞雪”等蘋果新品種28個、優良砧木品種5個,豐富了園區的蘋果品種資源,提高了蘋果的品質和產量,為花牛蘋果產業的升級換代注入了新的活力,產業園內新品種覆蓋率提升到 35%,優果率達到 78%,產業競爭力顯著增強。二是設施裝備現代化提速增效。加大現代農業設施裝備的示范應用推廣力度,新建果園氣象監測站6個,搭建果園防雹網、“三防棚”等防災減災設施0.6萬畝,推廣鋪設果品運輸軌道1處3.1公里,果園滴滲管網0.62萬畝,示范推廣果園防霜機、開溝施肥、機動植保等先進智能農機具6639臺套,園內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2.8%,生產效率較傳統模式提升50%。三是質量追溯體系守護舌尖安全。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搭建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1個、監測示范點20個。加強農產品日常監管,按照相關標準和規范,對花牛蘋果等農產品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質量監測,產業園內農產品質量監測合格率達到100%,為消費者提供了安全、放心的農產品,樹立了良好的產業形象,增強了消費者對花牛蘋果的信任度和認可度。
三、全鏈融合發展,加工、流通與品牌協同發力。一是延鏈補鏈催生產業新業態。大力發展果品產業新業態,延長產業鏈條,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種植、加工、倉儲、營銷及關聯果品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達697家,引導長城果汁、裕源果蔬、雙原果業等龍頭企業開展蘋果產業精深加工,開發蘋果脆片、蘋果白蘭地等產品5個,引進全自動智能選果線1條、紅外線選果生產線2條、全自動果品分選線4條,建成年產10萬噸果蔬汁加工灌裝生產線1條,產業園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45%,產業鏈附加值增長30%。 二是冷鏈物流打通市場“最后一公里”。園區內配套建成萬噸恒溫庫3個、千噸以上恒溫庫62個、氣調庫3個、其他各類恒溫庫623個,冷藏保鮮總庫容達33萬噸左右,實現100% 鮮果就地保鮮。主動與京東、順豐等頭部企業合作,構建“基地—全國—全球”冷鏈網絡體系,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物流損耗率從15%降至5%,產品流通時效提升40%,全區年外銷蘋果超50萬噸。三是品牌戰略塑造市場競爭力。深入實施品牌帶動戰略,推進果品“兩品一標”認證,打造“花牛蘋果”“麥積花椒”“麥積核桃”3個名特優新農產品,培育“甘味”品牌7個、企業自主品牌18個,扶持“下曲葡萄”“利橋木耳”“甘泉大櫻桃”等一批地方特色知名農產品品牌。天水“花牛蘋果”進入2023年全國“土特產”推介名單,“花牛蘋果”以62.77億元的品牌價值榮登“2023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榜”第14位,連續8年榮登中國果品品牌價值榜。
四、機制創新賦能,管理、政策與聯農協同保障。一是全流程高效管理。成立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創建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統籌協調各方資源,研究解決產業園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專門成立產業園服務中心,加強與相關部門及鎮的銜接協調,形成了國有平臺公司、相關部門及鎮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產業園管理創建運行機制。建立健全工作考核機制,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通過“政府統籌—部門協同—企業運作”的三級管理體系,項目落地效率提升60%,資金使用效益最大化。二是全要素支撐保障。制定出臺《麥積區果園改造提升果園提質增效和防災減災設施建設獎補方案》等產業扶持政策,利用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及特色產業貸、蘋果收儲專項貸等系列政策,激發了果農和企業參與產業發展的積極性,累計整合投入資金4.06億元,撬動社會資本13.73億元參與產業園建設,為產業園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保障。三是全環節帶動增收。產業園每年吸納當地農民就業5.5萬人,每500畝果園配備技術員1名,積極構建多元化的聯農帶農機制,探索形成了“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社會化服務”“黨支部+合作社+農戶”“公司+產業園+市場+農戶”“期貨+保險+合作社+農戶”等多種聯農帶農模式,使農民能夠分享產業鏈上各環節收益,園內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萬元,較全區平均水平高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