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良斌:做好規(guī)劃。
主持人:是給他們制訂一個規(guī)劃?
蔡良斌:制訂一個規(guī)劃。
主持人:一個規(guī)劃?
蔡良斌:一個五年規(guī)劃,對。
主持人:這要發(fā)展面臨的問題的確很多,我們三位給的建議也各不相同,我也想問一下我們的溫鐵軍先生,我們農村要脫貧致富,我們在建設新農村的過程當中,有那么多事要做?哪個事是應該擺在首要位置的?
溫鐵軍:我覺得有一個事是最重要的,誰都不知道他們村的具體情況。因此呢,中間咱們這個高碑店的女書記,她說這個事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調查。,
溫鐵軍:不是,你先得讓這個村的群眾,把這個村的群眾當人,他們是主體,他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以后他們對本村的情況最了解,老百姓發(fā)動起來以后,他們來討論,自己決定,他們要干嘛。第二就是真得按人家,組織部副部長下村他那個經驗,因為他是把一個亂村,整成了一個先進村,那不能無序,群眾決定的項目用下去之后,你還得有一個總體的規(guī)劃對吧,那群眾可能認為,我應該先上水,但是從總體規(guī)劃上來說,你恐怕山水田林路,方方面面都需要治理。所以我覺得他這個道理,也是客觀存在的。
主持人:說了這么多的主意,潘總,您覺得如果說要讓您在這當中,選一個能人的話,現在能有答案嗎,我覺得就是從這些主意來看的話,先是謝謝大家了,第一位說的沼氣池這個事情,我現在覺得,反正我看見村子有好多垃圾,如果能夠把這個垃圾變成能源的話,我想可能是好的事情。第二位書記說的呢就是意識啊,人的教育我覺得也是挺關鍵。第三位說的規(guī)劃,其實我們這個村子啊,就包括我們的書記這些,基本上沒有一個主體的規(guī)劃,當然你談完以后,跟溫老師談完以后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其實很多的建議對老潘,應該說都是很有啟發(fā)的,但是依我對潘總的了解呢。他做事是深思熟慮的,所以僅僅憑剛才,我們可以叫做比眼力這關,還不能決定聘書要發(fā)給哪一位能人。所以我猜你接下來,還會有第二道題要考一考,要難為大家。
潘石屹:碰到的難題呢他就是說,你如果是召集一個會,他就不來參加這個會,我記得小的時候呢,召集了半天召集了一個會,結果這個(駐隊)干部就講了半天,批評了半天一個老太太,老太太最后問了一句說,你講那話是偏言,就把普通話叫偏言,偏言,說你講的話是偏言,我聽不懂,所以氣的這個(駐總)干部就28:14,不知道該怎么辦了。我想就是把黨的政策,你們如果是帶下去的話,怎么樣跟我們的村民去很好的溝通,理解他們的需要。
主持人:我們不妨設想這樣一個情景,你剛才說的那位村干部,他可能有一次要召集一個會議,通知大家七點鐘到會,可能應該參會的人員有30個,但是他準時在6點50分的時候,走進了會議室,等到了7點半 只來了三個人。
潘石屹:有可能。
主持人:再等到八點還是那三個人,當中又走了一個人,剩下兩個人可能還幸災樂禍說,叫你開會吧,你看沒人來捧你的場,我們就把這個難題,扔給我們準備應聘。當能人的人好不好,好。好 我們先從這兒開始是吧
后面那位。
潘石屹:我跟你搶著主持了。
主持人:你可以擔任主持,沒問題。
聽眾:發(fā)生這種情況的話,我想我不會,我可以等,我可以等村民,但是我想等到十點以后,我覺得我就不會再等下去,也許半個小時左右,我可能就不會再等下去,如果村民沒來,那我可以到村民家中去啊。我不一定非要等他們來,而且我也不會說讓周圍的人看笑話,你覺得我沒有能力,那好那你跟著我走,咱們到村民家中去
咱們到村民家中談。
主持人:第二天早晨四點鐘,有村民發(fā)現你又累又困,在田間地頭睡著了,因為你走訪了太多的村民了。
聽眾:我覺得這個可以,這沒有什么問題啊,也許會發(fā)生這種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