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必有獎與罰
潘石屹
周末和幾家朋友一起到懷柔鄉下去住。早上起床后發現天氣陰沉沉的,天空中還飄著細小的雪花。但這種陰沉沉的天氣只持續了一個小時,一小時后就變成陽光明媚的艷陽天了。我想,也只有住在鄉間才能真實地體會到季節和天氣的變化。在城里,住在樓房里,室內有暖氣和空調,人們對這種天氣變化的感受就弱多了。在沒有空調的時代,魯迅就說過“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住樓房的感覺幾乎忽略了春夏秋冬的變化。
吃完早飯,大人們在一起聊天,五個年紀差不多的小男孩在院子里挖了一個大坑,做著“探寶”的游戲。大人們先談到博客上“高寒之爭”,我因為上周太忙,在外面的活動很多,沒有太多時間上網瀏覽,也就沒有注意到“高寒之爭”,所以不好發表什么觀點。從這個博客話題很自然地又談到了下一個當下最熱門的博客話題。這時一位朋友突然說:“我們講話要小心,一不小心,明天老潘就把我們講話的所有內容都寫到博客上了。”這也讓我突然感覺到大家講話時對我的防范,也許,今后寫博客不能再寫真名實姓了,男性朋友就用朋友甲、朋友乙,女性朋友就用女人A、女人B的方式來代替吧,否則,以后就會因為我的博客使我變成孤家寡人,沒有朋友了。
大家又談到了教育問題,先是談到上網對小孩發展的不良影響;小孩子學中文比學英文要困難得多;美國人的數學沒有中國人的好,在市場上買東西找零錢就是一個例子,美國人只會加不會減。但我看到的有許多新的技術和軟件都是來自于美國。幾乎沒有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進步,不是與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智慧和理解力的進步有關。又談到了品德教育,大家都非常認同的一點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反過來,有其子也必有其父。從兒子、女兒的身上可以看到父母和家庭的教育。正在這時,旁邊的一群小孩打起架來了,一個小孩罵道:你這個傻X!大家一起開玩笑說:“這不應證了,有其子必有其父的話嗎?你給你爸爸媽媽臉上抹黑了。”這孩子的父母馬上說:“你這是從哪里學來的臟話?我們家從來沒有人講過這樣的臟話。”
因為這句臟話,話題一轉又回到了“高寒之爭”,朋友說“高寒之爭”里的語言,除了一般的國罵之外,還有剛才這孩子用的臟話,也就是說在博客上,這些臟話大面積地傳播著。
我在想,我們為什么要用文明禮貌的語言和別人去交談?為什么要誠實?為什么要善良?為什么要有各種的美德?如果有人不這樣做,誰又能把他怎么樣?人們在博客上互相攻擊時,甚至覺得不用臟話罵人,就沒勁,不過癮。甚至如果有人用禮貌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大家就會覺得他假惺惺的。人們的行為都和獎與罰有關,是獎與罰規范了人們的行為和語言。而文明禮貌的語言完全是自己的事,這就需要自己約束自己,別人和社會的法律法規也很難約束這方面的事,看起來不會為此得到外界的獎和罰。但是,一個人只有使用文明禮貌的語言,做誠實和具有美德的事情,他的靈魂才能進步,而靈魂的進步和靈魂的墮落可能就是對他最好的獎與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