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么要為貧困地區學校建廁所
潘石屹

我們為西部貧困地區學校建的廁所的效果圖

廁所室內標識
我們為西部貧困地區學校建廁所的事,我一直不想直接面對媒體去說,因為我們只是在試驗摸索階段。目前,僅在天水地區選擇了十所學校作為試點,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主要是總結經驗和教訓,形成更科學有效的方案。這其中一定有不少困難,也可能會走一些彎路,還沒有到大規模鋪開建設的階段。
但媒體出現了許多批評的聲音,說這些廁所華而不實,是作秀,學校和當地的經濟狀況負擔不起“五星級”的廁所等等,在這里我稍微做一些解釋。
今年四川、甘肅一些地區發生地震后,我和公司的同事去了災區,重點看了十三所學校,在學校倒塌和發生危險的建筑中,廁所居多,廁所的建筑結構一般都不被注重。我們看到大部分學校都有磚混結構的教學樓,甚至有企業家捐助的實驗室、藝術中心,但廁所基本還都是土坯房。在北方,廁所的地基很容易受到水的侵蝕,最容易發生倒塌現象。廁所又是下課后孩子最集中的地方,在沒有發生地震的時期也常發生廁所倒塌導致孩子受到傷害,或廁所內太過擁擠孩子被擠掉進糞坑的現象。可以說廁所是眾多學校中衛生條件和建筑安全水平最差的地方。
還有一點我們覺得同樣是不可忽視的,那就是孩子們衛生習慣的培養。許多孩子沒有養成正確的上廁所習慣,上完廁所更沒有洗手的習慣。其實何止是偏遠農村,我曾問一位在北京某五星級飯店打掃衛生的清潔工,有多少人上完廁所不洗手,他告訴我有7成的人。也就是說,我們每天握手中可能有70%的人是上完廁所沒有洗過手的。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很重要的,對自己的身體重要,對別人的身體健康也重要。當地領導更告訴我們一件讓我吃驚的事情,他們在衛生普查的過程中,發現一些偏僻農村學校的女學生,年齡很小,但有各種婦科疾病,追查原因是沒有良好的上廁所的習慣,從來都是拿用過的紙擦屁股。

這些調查和我們親眼看到的現場讓我們很受觸動,在當地領導的支持下,我們決定我們的SOHO中國基金會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要把為社會服務的精力投入到社會中這些薄弱的環節中,這些不被人關注和重視的環節中,特別是政府的資助體系暫時還沒有覆蓋的環節中。這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當地政府也在大力支持,幫助進行清潔教育,幫助供應衛生紙等等……

(9月9日至11日,SOHO中國有限公司一行5人在天水市實地考察)
當然,降低成本是我們考慮的第一位,尤其是降低建成后日常運營成本,我們曾設計過好幾版的方案,主要就是不斷降低成本,因為我們知道只有把成本降下來才有推廣的價值,所以我們不斷修改和完善方案。例如日常用衛生紙成本太高,絕大多數學生會用自己用過的作業本紙,我們就加粗污水管道;太陽能費用太高,我們就決定取消……在西部考察,遇到一位西部記者,我簡單向他介紹了一下我們的想法,他回去后就在他的文章中用了“五星級廁所”的字眼,引來媒體一片批評聲。我無法去抱怨這位記者,在他的理解中,“五星級”就是好東西,就是高級的東西,但我們的出發點中最重要的一條是經濟、節約,保證它的可推廣性。通過招標后,我們確定的預算在每個廁所中是18萬元人民幣,可以解決1000名學生上廁所的問題。

我們公司兒童美德發展工程項目服務人員
在這里,非常感謝我的同事們:許洋(SOHO中國基金會秘書長)、李虹(負責工程總協調)、高海東(工程負責)、索小麗(項目總協調)、黃虹宇(機電工程師)、Pietre Peyron(負責建筑設計)、徐晉(負責材料采購)、田竹(負責預算)……,他們都是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把建廁所當成自己為社會貢獻和服務的項目。在這個項目的工作手冊上寫著這樣一句話:“我們時刻牢記,犧牲的真正本質是為了追求高尚而摒棄低俗。盡管犧牲會有痛苦,但它實際給我們帶來快樂。”
我特別要感謝的是張欣,她深入到西部農村的學校,細心觀察并發現,最需要解決的是孩子們上廁所的問題。
我們常在一起說,我們是為中國最有錢的人蓋房子,為中國最貧困的孩子建廁所。在如此大的反差的工作中,讓我們共同推進社會文明演進!
兩個月后,這十個實驗樣品的廁所將建成,我希望大家多提意見(suoxiaoli@sohochina.com),包括使用的老師們和孩子們,也包括熱心關注此項目的朋友們。
我們將在大家的建議和意見基礎之上,進一步修改我們設計方案。讓我們匯聚大家的智慧、經驗和財力,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我們會考慮為我們廁所項目提出建設性意見的朋友們和網友們給予獎勵。
同時也請媒體朋友們把你們的指責、諷刺、挖苦變成建設性的建議。新聞紙張的價格上漲太快,少一些無意義的指責,節約一些紙張,讓孩子們多一些擦屁股的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