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縣在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縣委、縣政府提出,在實踐中努力實現“六個對接”,使經濟得到了很大提高。
六個對接即思維對接——政府指導城鄉經濟的思維方式由過去的地域封閉型轉向開放型,進一步提升市場運作水平,使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由“管理員”變為“指導員”、“領航員”和“服務員”;體制對接——全縣工商戶與外地客商對接。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幫助工商戶篩選開發項目,加強對外技術、資金合作聯營,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進一步將“中國西部小商品城”做大、做強、做優;產業對接——以桃、梨、花椒、養殖為主的特色產業基地與龍頭企業對接。形成每個生產基地都有與其相適應的龍頭企業帶動,每家龍頭企業又有規模生產基地支撐,互動發展;勞務對接——勞務輸出由過去投親靠友型的“散兵游勇”向有組織、成建制的勞務市場對接,充分保障勞務人員有市場,能掙來錢且多掙錢;項目對接——開發項目和投資者對接。借“節會”等重大活動,政府“送政策,扶上馬”,積極招商引資;致富能手對接——全縣涌現出的黨員示范戶、十佳黨員致富能手等先進個人與貧困戶對接。致富能手給貧困戶送技術、傳經驗,結對幫扶。通過有效對接,使資源得到優化配置,能夠更好地繁榮秦安縣域經濟的發展。(記者 高潔 通訊員 陳忠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