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僅33歲的青年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校長匆匆地走了。他的離去,讓腳下的山梁為之惋惜,滿園的桃李為之哭泣。
2006年6月7日,秦安縣王鋪鄉(xiāng)周岔小學校長張恩福,在給二年級學生上語文課時,突然昏倒在講臺上,從此再也沒有站起來。曾做過胃部腫瘤切除手術,帶病堅持工作4年的張恩福,萬萬沒有想到這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節(jié)課。但他不想走,因為五年級畢業(yè)班的10套復習試題沒有輔導完;他不想走,學校的危房改造還沒有徹底竣工;他不想走,學校新修辦公室的布置還沒有完成;他不想走,學校的各項目標任務還未達到。
人有情,病魔無情。張恩福懷著對學生的深情關愛,懷著對12年講臺生活的無限眷戀,懷著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yè)的無比熱愛,悄悄地走了。
8月4日,一個令人永遠難忘的日子。王鋪梁上空陰云密布,愁容滿天,全鄉(xiāng)40多所學校的“戰(zhàn)友”從幾十公里以外趕來為張恩福送行,十里八村的鄉(xiāng)親們站在村頭也趕來為他送行?粗谆ɑǖ募埰,望著灰蒙蒙的青煙,白發(fā)親人拄著拐杖,神情悲痛;黑發(fā)妻子泣不成聲,神智昏迷,不足10歲的兩個小孩身著孝服,跪立地面,哭喊不停,“爸爸,你不能走。∥覀儾荒軟]有爸爸”。鄉(xiāng)親們悲痛地說:“孩子啊,你走得太可惜了!”師生們哭泣著說:“我們離不開你,我們需要你!”
斯人長已矣!人們噙著熱淚,哽咽著聲音,講述著張恩!粋小學校長的人生歷程。張恩福,1973年4月生于秦安縣王鋪鄉(xiāng)連灣村。1994年7月,他從天水師范學校畢業(yè)后,到周岔小學當上了“孩子王”。12年來,他熱愛學生,視校如家,堅持學習,努力工作,積勞成疾,不幸身患胃癌,醫(yī)治無效,于2006年8月4日凌晨病逝。
真抓實干出成績 平凡小事映人格
張恩福從工作的那一天起,就暗暗下定決心,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要讓周岔小學成為一所環(huán)境優(yōu)雅、教學質(zhì)量一流的群眾滿意的學校。當時的周岔小學破爛不堪、教室窄小,學生人數(shù)多,缺椅短桌,四五個學生擠坐一條凳子,共用一張桌子,低年級學生還坐泥土臺上課。為了改善辦學條件,他立即走訪群眾,多方聯(lián)系,奔波求助,爭取項目,并帶頭捐款500元,他的執(zhí)著感動了四方鄉(xiāng)親,鄉(xiāng)親們紛紛捐資出工,集資修建了三座辦公室和兩座教室,并購買40套桌椅,解決了當時的實際困難。
由于他工作出色,群眾擁擁戴,從1996年開始,他被聘任為校長。他為學校工作要突出一個“嚴”字,體現(xiàn)一個“愛”字,針對學校的狀況制定了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了師生的言談舉止,并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學校的每一天早晨,他總是第一個到校,站在校門口迎接師生,十年間從未間斷。由于學校制度健全,措施得力,成績突出,周岔小學由原來的薄弱校變?yōu)槿l(xiāng)的示范校,多次受到上級的獎勵,1998年被鄉(xiāng)黨委、鄉(xiāng)政府評為“鄉(xiāng)優(yōu)秀學!,1999年被評為“鄉(xiāng)窗口學!保1997年他所任的五年級雙科合格率90%,在全鄉(xiāng)質(zhì)量評估中榮獲第一名,1999年他所任的五年級數(shù)學均分85.4,合格率100%,被評為“優(yōu)秀教師”,2005年在全鄉(xiāng)教學質(zhì)量評估中被鄉(xiāng)黨委、鄉(xiāng)政府評為“優(yōu)秀校長”。
他在對學校嚴格管理的同時,總是慈父般關心、愛護每一名學生。下雨下雪天,他經(jīng)常護關一些離學校較遠的學生回家,對家庭貧困的學生,他更是關心倍至,及時幫助,經(jīng)常到班上看看哪些學生沒有作業(yè)本,哪些學生沒有鋼筆,哪些學行沒有帶干糧,哪些學生沒有吃早飯。病重期間,他不忘父母雙亡的孤兒張小瑞,托人捐去20元錢,讓他買一些學習用品,鼓勵他好好學習。在這短短十幾年中,他救助的學生有100多名,資助金額達2000余元。
記得那是96年3月15日,三年級學生王建文,因感冒高燒引休克,他連忙抱著這位學生一口氣跑到了鄉(xiāng)村保健站,學生脫離了生命危險,他卻因身體虛弱,倒在了地上,尤其在生命垂危之際,他總掛念著學生:“唐鵬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是太調(diào)皮了,這些天我沒上課,不知他是否又偷懶不交作業(yè)!薄巴醮髠ナ且粋好苗子,這次統(tǒng)考肯定能考第一名......”。特別令人感動的是在他病危期間的一個晚上,吃過晚飯后,我們?nèi)易谝黄,由于注射止痛藥“杜冷丁”,疼痛有所緩解,他拉住小侄女的手說:“明天你起早點,5點鐘你過來扶我上學,咱們至少7點鐘趕到!钡诙焐蠈W的路上,他卻不知出了多少冷汗,不知歇了多少次,侄女撫了又拉,拉了又推,路石劃破了侄女的手腳,汗水浸透了侄女的衣裳,沒有辦法,侄女只好路向?qū)W校叫來了其他老師,當老師前去扶他時,他全身酥軟,衣服被汗水浸濕,回到學校后,不懂事的小侄女卻一直抱怨三叔耽誤她的第一節(jié)課。
這些平凡小事,映襯出他高尚的人格。
嘔心瀝血抗病魔,不惜生命譜贊歌
據(jù)同事和帶過學生懷想,那是1996年10月8日,他在上課時,突然感到胃痛,回到宿舍喝了一杯水,又忍痛繼續(xù)上課。從那以后,他總感到胃不舒服,但為了不耽誤給學生上課,從未去醫(yī)院就診,每次胃痛,他只是喝開水解疼,不管我們?nèi)以趺磩裾f,他總是說:“我的身體很好。”記得96年快放寒假時,弟媳懇求他去醫(yī)院診斷,可他反而說:“現(xiàn)在正值學生復習考試,等放假再說”。就這樣一推再推,忘我工作,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
在他看來工作是第一位的,97年他結(jié)婚前一天,親戚和鄰居在家里忙著置辦婚事,可他還在學校給孩子們上課,同事們讓他回家準備準備,他卻說:“結(jié)婚是小事,教學是大事,不能因小失大”。結(jié)婚后,他連婚假都沒有要,弟媳卻生氣地說:“我和其他姑娘相比太不公平了。”這一年他所任五年級語文合格率全鄉(xiāng)第一,人均分全鄉(xiāng)第一,鄉(xiāng)政府給予他30元的獎金,他卻說個人成績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這30元錢是對我們成績的肯定,應計在學校的帳面上。工作中他總是這樣,以大局為重,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98年12月弟媳要分娩,需要有人陪伴,體弱的弟媳多么希望丈夫的體貼和關心!臨產(chǎn)前五天,他向他提出了一個最基本的要求:要他陪陪她。但正值期末考試,學校工作繁忙,他沒有答應妻子的要求,弟媳只好在他的陪護下度過了這段難熬的日子。父母埋怨他,同事們責怪他,他卻說:“臨近放假,學校事務零亂,學生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孩子出生后,他更忙得不可開交,一邊是虛弱的愛人和幼小的嬰兒,一邊是求知若渴的學生,而他更多的選擇是后者。2000年,年邁的父親出現(xiàn)老年性前列腺炎、尿結(jié)石等病癥,需要做手術,他還是顧不上照顧,只好把父親托給親戚和鄰居。過后他經(jīng)常給同事們說:“我欠父母、妻兒的很多”。
同學們回憶,02年9月13日語文課堂上,氣氛活躍,趣味橫生,突然間,活躍的課堂變得死一般寂靜,同學們被眼前的場面驚呆了;張老師昏倒在了講臺上。學校的幾位老師嚇壞了,馬上把他送上前往蘭州的救護車,蘭醫(yī)一院確診為胃部腫瘤。切除腫瘤手術時,半昏半醒的他仍然惦記著學生和一堂沒有講完的課。出院在家休養(yǎng)了不久,他又走上了講臺,他一邊吃藥一邊上課,傷口無法讓他在床上平穩(wěn)地睡覺,只能半躺半坐度過每個夜晚。在做過手術的4年里,他每天晚上都是坐在床上度過的,可白天他從未困病遲到早退過,他總是第一個迎著晨光步入校園,最后一個送去夕陽回家的人,村民們看在眼里,痛在心上。
2005年7月學校開始修建,就在這節(jié)骨眼上,他所在學校的王老師突患腹膜結(jié)核,這時學校僅剩三名教師,這又給他加重了工作負擔。負責學校修建的他再沒有回過家,白天既教書又監(jiān)理工程,晚上還要看管材料,他的臉色就得越來越蒼白,吃飯吞咽困難,時常嘔吐,群眾及同事看到后,要求他馬上休息,可他卻說:“學校的修建這么緊張,我決不能離開半步。”學校的修建在他的監(jiān)管下終于如期保質(zhì)保量的完成了,但他的病情越來越嚴重,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