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省委、省政府命名的精神文明建設先進縣的榮譽花落秦安;1998年省委、省政府命名的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的榮譽花落秦安縣興國鎮賢門村;2006年12月省委、省政府命名的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的榮譽又花落秦安縣國家稅務局。
抓手的推力
圍繞提高人的素質,提高全社會的文明程度這一創建目標,該縣充分發揮文明辦綜合協調職能,以文明單位為抓手,全面加強文明單位的建設與管理工作。文明辦制定并印發了《文明單位建設與管理辦法》,先后建立和完善并嚴格執行關口前移機制、創建評審機制、動態管理機制、通報機制、激勵機制、交流學習機制等一系列規章制度,使文明單位創建工作逐步走向機制化、規范化。全面加強了對創建活動的過程指導及質量把關,并通過召開創建工作現場會、調研座談會及編發精神文明簡報等多種形式開展創建工作經驗交流,切實提高了創建質量,對出現嚴重違紀違規行為,創建質量嚴重滑坡,“榮譽到手,創建到頭”的部分單位,堅決實行限期整改、警告或撤銷稱號處理,使“文明單位”的獎牌成了一面“流動紅旗”。
文明的魅力
該縣切實做好了各級文明單位,特別是市級以上文明單位的培育和規劃工作,基本實現了每個系統每個行業都有一個市級以上文明單位稱號的創建單位當“領頭羊”。2006年,秦安縣國家稅務局獲省級文明單位稱號,實現了全縣省級精神建設單位的率先突破。至目前,該縣已有縣級文明單位(村)226個,市級文明單位(村)39個,省級文明單位(村)2個。為了達到抓一個點,帶一條線,輻射一個面的效果,該縣以行政執法單位、金融單位、窗口行業、公益性服務行業為重點,以上述行業機關的文明單位創建為統攬,深入開展了文明行業創建活動。以誠信服務、規范服務、優質服務為主要內容,在窗口單位大力開展了“文明示范窗口”創建活動,很多窗口建成了群眾滿意的環境優美,服務優質,作風優良的窗口。
創建的張力
該縣文明辦積極協同新農村建設的相關部門,組織開展了以提高城鄉整體文明程度為目的文明社區(村)創建活動,實現了文明單位創建由城區向農村(社區)擴展,點上示范,面上推廣,整體推進創建活動。
為了做好“城鄉均衡發展,共同進步”這篇文章,該縣組織各級文明單位與貧困村廣泛開展了以“以城帶鄉,城鄉共建”活動。近年,先后組織60余家文明單位與34個貧困村結成共建對子,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村文化設施及“三清三改四治”等群眾性創評活動等方面進行幫扶和指導。今年以來,該縣組織28個市級文明單位與一個省級新農村示范村、6個市級新農村示范村開展了城鄉“結對共建”活動,有效推動了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