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副省長陸武成、天水市委書記趙春取龍泉圣水灑向地面,為萬民祈福
本報天水訊(記者王蘭芳)5月1日的秦安春潮涌動,生機盎然,一派節日的喜慶氣氛。秦安縣隴城鎮女媧祠更是彩球高懸、龍旗獵獵、古塤悠悠,“2007(丁亥)年公祭人文始祖女媧大典”儀式在這兒隆重舉行,當天有近萬人參加了公祭大典。
上午10時,公祭開始,全場肅立,敬奏祭樂,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膺宣布“2007(丁亥)年公祭人文始祖女媧大典”儀式開始后,鳴鐘9響,擊鼓34通。9響鐘聲代表中華民族傳統最高禮數,34通鼓聲代表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的中華兒女共祭女媧。接著,天水市市長張廣智恭讀祭文,隨后舉行了《古塤悠悠》、《陶鼓歡歌》、《煉石補天》三個樂章的樂舞告祭,樂舞結束之后,副省長陸武成、天水市委書記趙春取龍泉圣水灑向地面,為萬民祈福。

天水市長張廣智恭讀祭文
女媧、伏羲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漢族和其他一些兄弟民族的共同始祖神。秦安隴城女媧祠的建造年代,目前可追溯到秦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相傳女媧生于成紀,據《辭海》等權威著作記載,古成紀即今天的秦安隴城鎮一帶。隴城是關隴重鎮,此地有用“風”命名的風溝、風臺、風塋等地名,鎮內有媧皇、鳳尾、龍泉等古老的村名。傳說,女媧生于風溝,長于風臺,葬于風塋,這些地方均在隴城鎮東側附近。在風溝的半崖上,有一個很深的女媧洞,洞道一縮一放呈葫蘆狀,傳說女媧即在此洞中誕生,或說女媧曾在此洞中生活過,亦有說女媧在此洞中修行過。隴城鎮還有一眼泉水,世稱“龍泉”,建有一處“龍泉井”。此井神秘之處在于一年四季無論天氣陰雨或干旱,其水位一直保持不變,從不枯竭。傳說當年女媧就是汲此泉水,摶土造人。


民間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