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迎春到,桃鄉氣象新。春節期間,記者深入秦安農村走訪,耳聞目睹了一些鄉村農民歡度佳節的生活情景。令人欣喜的發現,當地農民群眾的過年觀念發生了較大變化,一種移風易俗、文明健康的新風尚已經形成。
農民拜年新時尚
過新年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拜年。農村這一走親訪友、互致祝福的傳統過年方式,如今變得多樣化起來,“坐車拜年”、“短信拜年”、“網絡拜年”給新春佳節增添了時代色彩,展現了現代農民過年的新氣象。
隨著農村交通運輸條件的不斷改善,秦安農民真正感受到了坐車的方便。今年春節期間,在該縣的鄉村公路上,公交車、面包車、私家車、出租車來回穿梭,隨處可見,農民出行可在家門口坐車。正月初二,郭嘉鎮郭嘉村的張建德到縣城的親戚家拜年,在村頭客運點乘坐了公交車,花了3元錢就到了城里。他告訴記者,現在公交車在家門口就能坐上,便宜快捷,農民出門方便多了。隨著手機的普及,互致短信已成為秦安農民非常流行的拜年方式。過年期間,蓮花鎮郭河村的郭亞軍為親朋好友發送手機短信150多條,他深有感觸地說,發短信拜年便利快捷,雖然片言只語,卻能迅速而深情地傳遞節日的祝福。過去走訪拜年,主要限于有數的幾個親戚朋友,多了也走不過來,現在通過短信,親朋好友幾乎都給拜了年。今年,網絡拜年更是秦安農民過年的一種新時尚。五營鄉邵店村民邵金鵬利用家中的寬帶網絡,向遠方的親人朋友發出了新春的賀卡,并通過電腦上安裝的攝像頭和麥克風進行網上聊天,表達節日的美好祝福。
移風易俗賀新春
過去,秦安農民積習下許多過年的陳規陋習,產生了注入諸如如酗酒、賭博等不良現象。如今,過上富裕日子的農民朋友,以實際行動追求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過年方式。今年春節期間,五營鄉邵店村黨支部、村委會籌集資金3萬多元,購置了電腦、電視、音響等設備及文體用品,組織農民群眾開展了秦腔演唱會、卡拉OK大獎賽、燈謎會、象棋賽、籃球賽等豐富多彩的文體娛樂活動,活躍了群眾的節日生活。同時,五營鄉選拔的一批農民運動員正在緊張操練,將要參加正月十三日在縣城舉行的全縣農民運動會。
節日期間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隴城鎮,張燈結彩,煥然一新,處處洋溢著熱鬧祥和的喜慶氣氛。媧皇村黨支部組織的農民自樂班,深入各組各戶、街頭巷尾、農家院落,采取說快板、唱小曲、吼秦腔等方式,開展了慰問拜年和宣傳演出活動,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娛樂形式,宣傳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歡慶牛年新春佳節,受到了群眾的歡迎。鳳尾村則組織村民開展了新年讀書和書畫研習活動。在村委會新建的農家書屋里,擠滿了前來借閱讀書的農民朋友,村文化室里翰墨飄香,農民書畫愛好者揮毫撥墨,抒寫和諧幸福的新生活。
過節不忘念農經
過年期間,秦安縣郭嘉鎮暖泉村黨支部書記逯堂忙得不可開交。他帶領其他幾位村干部走訪農戶,問計于民。并召集村民代表座談討論新一年農業生產計劃,提出今年該村要全力抓好科技培訓、果品促銷、巷道硬化、校舍改造等工作,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進一步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大幅度增加農民收入。
“不過正月十五的門,活兒再多不動農”,這是秦安農村的舊俗。今年春節期間,節日的氣氛正濃,還是走親訪友的日子,秦安農村卻開始了熱火朝天的備耕生產。許多鄉村農民整天忙于田間地頭,積肥送糞,平整田地,修渠引水。清水河流域、葫蘆河流域的片片果園里,果農民正在抓住大好時節,修剪果樹,噴藥防病。正月初三,記者在興國鎮依仁村棚桃示范園一座日光溫室里看到,一排排果樹桃花怒放,繁花似錦,果農劉志崗、薛小琴夫婦正在忙著給桃樹疏花疏果。他們告訴記者,春節期間,他家的5座棚桃全部進入開花期,為了不誤農時作務果園,他們將兒女帶到桃園過年,還雇用了4個民工幫著疏花疏果。盡管在田間勞動沒有休息,過年沒家里熱鬧,但心里卻十分快活。依仁村村委會主任安輝俊介紹說,劉志崗家作務的5個桃棚,一年可產油桃1萬余斤,收入近10萬元。果蔬生產是依仁村的一大特色支柱產業,目前全村已建立了總面積達668畝的果蔬生產基地,發展塑料大棚800多座,日光溫室60多座,年產果蔬170多萬公斤,產值達250萬元。2008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300多元。(特邀記者馮喜成 李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