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有“媧皇故里”之稱的隴城鎮,位于秦安縣城東部45公里,地處清水、張川、秦安三縣交界地帶。傳說中的人類始祖女媧誕生于此,三國古戰場街亭就在境內,屬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歷來是商賈云集的通衢要道,為秦安四大名鎮之一。

近年來,隴城鎮黨委、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工作全局,以農業為基礎,以商貿旅游為依托,以項目建設為載體,充分發揮文化旅游優勢、商貿流通優勢和勞動力資源優勢,大力加強產業基地建設、小城鎮建設、新農村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積極創建和諧平安村鎮,全力打造特色產業品牌和文化名鎮品牌,全鎮經濟社會得到了又好又快發展,鎮村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結構調整成效顯著 特色農業增收富民

隴城鎮把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為全鎮經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采取政府引導、市場拉動、典型帶動等有效措施,不斷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大力發展旱作高效農業、林果業、養殖業和勞務產業,全鎮農業農村經濟走上規;、產業化、市場化發展的軌道。

2008年,該鎮以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積極實施高效農業建設,大力推廣以全膜玉米種植為主的旱作農業,擴大蔬菜塑料大棚種植規模。去年全鎮種植全膜玉米6000畝,新建蔬菜塑料大棚100座。同時,落實小麥良種種植6000畝,建成沼氣池200口。按照區域化布局、規;l展的原則,大力加強林果基地建設,做大做強林果支柱產業。采取統一規劃、統一放線、統一調苗、統一栽植、統一驗收的方式,共調運果苗50萬株,栽植果園1000畝,其中蘋果園800畝,核桃園1500畝。并加強對果樹的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噴施果形劑6000畝,完成病蟲害防治7000畝,果實套袋2500萬個,培訓果農1200人次。狠抓退耕還林工作,在范呂等5村共調運苗木6萬株,補植補造800畝。采取規模養殖和分散養殖相結合的方式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新建占地10畝的養雞小區和養豬小區各一個,新發展略陽、范呂兩個養殖專業村,新增養殖戶50戶,其中養雞戶30戶,養豬戶20戶,新增養雞8.2萬只,出欄生豬4200頭,出產仔豬3200頭。

隴城鎮還加大項目爭取力度,去年共爭取落實農業綜合開發、養殖小區建設、整村推進、蘋果基地、以工代賑工程等政策性農業項目6個,落實資金45萬元,極大地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夯實了發展基礎。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涉及上袁、西關等4村,當年完成新打機井2眼,襯砌渠道17.6公里,新建小型蓄排水工程2座,新修農機公路11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