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縣蓮花鎮:清水河畔矗新城
——秦安縣“走基層、看變化,展特色、推亮點”系列報道之十一

歷史的滄桑和時代的朝氣在這里交匯,沉淀的文化和躍動的活力在這里迸發。就是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個現代化的新蓮花正在清水河畔悄然崛起。
蓮花鎮位于秦安縣東北部,地處靜寧、莊浪、秦安三縣交匯地帶,交通便利,商貿繁榮,自古就有“旱碼頭”的美譽。這里是古絲綢之路進入甘肅的第二重鎮,歷來就是秦安縣四大集鎮之一。全鎮總區域面積94.52平方公里,現轄26個村委會8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364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98人。
近年來,蓮花鎮黨委、鎮政府以小城鎮建設為依托,以城鄉一體化建設為中心,狠抓產業結構調整,發展壯大支柱產業,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顯著成效。 2009年底,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655元。

城鎮鄉村一體化
今年,蓮花鎮被列為全市城鄉一體化建設16個試點鄉鎮之一。鎮黨委、鎮政府緊緊抓住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強力推進各項工作,在城鄉規劃、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該鎮初步確定了以打造商貿流通和招商引資為主,交通、商住、旅游等第三產業和果品支柱產業協調發展的區域中心鎮為目標,編制了科學合理的建設規劃。年初,由蘭州大地勘察測繪工程有限公司對蓮花鎮川區6村的9平方公里地形進行了實地測繪,在綜合考慮蓮花鎮區位優勢,經濟發展狀況、遠期發展目標等諸多因素的基礎上,確定了城鎮建設規劃布局。城區以上河、蓮花兩村為主,規劃為四個區域:西面與莊浪接壤處為工業園區;鎮區西北側下稻地為商貿、娛樂、餐飲服務和旅游區;鎮區南北兩側為辦公、商住區;鎮區東面與馮溝、仁義接壤處為文化教育區。川區其余四村(仁義、桑川、郭河、馮溝)則以優質林果基地為依托,建立果品市場和發展以氣調庫為主的倉儲業。

該鎮依托項目支撐,不斷加大城區道路、水、電、通訊、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鎮區面貌煥然一新。一條貫通全鎮,全長1.5公里、地下排水設施齊全的水泥路面已經鋪設完成,18條小巷道硬化工程基本結束,以老城區街道改造為主的小城鎮建設延伸工程進展順利,已建成沿街鋪面1800平方米。建筑面積2180平方米的鎮政府綜合辦公樓主體工程基本完成。城區的綠化亮化、電網及通信設施改造、河道清理、河堤修筑等工程也即將展開。

蓮花鎮依托交通便利的有利條件,通過招商引資發展工業,總投資2000萬元的西安雅美姿食品有限公司蓮花分公司已落戶工業園區。同時,大力發展商貿、娛樂、餐飲、旅游業等第三產業。投資24萬元、建筑面積300平方米的綜合文化站建設也已建成。此外,積極籌建汽車站、農家樂等餐飲服務設施,力爭將蓮花鎮建成為游客探訪大地灣、媧皇故里必經之路上展示對外形象的文明窗口。如今,走進的蓮花鎮,寬敞的街道,幽靜的小巷,整齊的市場還有如火如荼的建設場面已經讓人們對新蓮花充滿了期待。

蓮花鎮在加快小城鎮建設的同時,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馮溝村該鎮的新農村建設示范村,該村立足實際,以果品產業強村富民,積極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先后完成了2.5公里進村農路硬化和8公里機耕路拓寬砂化,新修了4座過水橋;新建提灌工程1處,新修和修復機井2眼,襯砌水渠1.2萬米,新增灌溉面積2000畝;自來水入戶1018戶,積極開展環境衛生治理,以“三清”為突破口,通過村上組織,黨員帶頭,群眾參與,共清理巷道垃圾30多噸,治理污水溝5條12公里,完成了649戶群眾的改廁、改圈工作,拓寬、硬化主巷道1條3.7公里,拆除違章建筑物87座,翻修殘墻斷壁2800多平方米,完成村莊道路綠化及農田防護網建設400畝,栽植綠化苗木30000株,村容村貌有了明顯的改變,建成文化街1公里,開展“和諧家庭”和“農村致富能手”評選活動,著力倡導文明新風。積極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民參合率達到98%以上;完善了社會救助制度,全村“五保戶”供養率、特困戶救助率達到100%。如今的馮溝村,村民飲上了干凈水,用上了衛生廁,走上了平坦路,村莊的面貌靚起來了,村民的口袋鼓起來了,老百姓的生活質量和品位顯著提高了。
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工作的逐步實施,蓮花鎮基礎設施建逐步改善,產業結構布局更加合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城鄉差距進一步縮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