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切實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讓廣大群眾居有其屋、安居樂業。近日,秦安縣委書記徐健圍繞這一話題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徐健說,住房是人民群眾最迫切、最關心、最現實的需要,關系到廣大百姓切身利益。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努力實現居者有其屋,既是黨委、政府的神圣職責,也是廣大群眾的共同愿望;既是重大的政治任務,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
2007年以來,秦安縣委、縣政府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把實施保障性住房工程作為關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重要舉措,連續四年列入為民所辦的實事之一,加強領導,靠實責任,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廉租住房100套5000平方米,正在建設和準備建設的廉租住房分別為1140套5.7萬平方米和2400套12萬平方米,累計為2671戶城鎮低收入家庭發放租賃補貼1516.8萬元。
2008年,秦安縣爭取實施了利民家園廉租住房5000平方米建設項目,共建成100套住房,目前已全部入住。2010年,爭取實施了桃園新村和安居家園2個廉租住房建設項目,總建筑面積5.7萬平方米,共1140套住房。該項目中央投資2850萬元,省上補助資金1300萬元,縣財政在土地出讓金中安排資金110萬元,于2010年10月全部開工建設,目前正在進行主體工程建設,預計今年10月底全部竣工。2011年,爭取到惠民小區、秦南小區2個廉租住房建設項目,總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共2400套住房。項目選址在興國鎮楊家坪,規劃用地230畝,目前征地、地質勘探、場地平整、供電、圖紙設計、圖紙審查等工作已完成,道路、給水等前期工作正在實施,力爭5月底前開工建設。
對于如何實現分配公平,確保保障性住房政策落到實處,徐健談到,秦安縣堅持陽光操作,加強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動態管理,采取媒體公示、群眾參與和社會監督等措施,確保分配過程公開透明,分配結果公平公正。縣上嚴格按照《天水市廉租住房建設管理實施細則》,結合住房困難家庭多、房源少的實際,從符合以下全部三個條件的家庭中采取搖號、輪候的辦法進行實物配租:一是家庭人均月收入屬于本縣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圍;二是家庭成員為興國鎮非農常住戶口;三是家庭擁有私有住房和承租公有住房的建筑面積合并計算人均不足12平方米。為確保廉租住房租賃補貼發放工作規范運行,真正將有限的資金發放到最為需要的住房困難家庭中,縣上從完善機制、規范程序入手,嚴把審批關,實行動態管理,確保住房保障工作平穩開展、扎實推進。
在談到廉租住房項目建設資金籌措時,徐健說,秦安縣是個人口大縣、財政窮縣,僅僅依靠中央、省、市項目投資和補助資金,無法滿足廉租住房建設的實際需求。對此,我們立足縣情,制定出臺了《秦安縣廉租住房資金籌措管理辦法》和《秦安縣廉租住房共有產權出售意見》,采取公開出售廉租住房共有產權的方式回籠資金,有效彌補了廉租住房建設資金的不足。
徐健最后說,住房保障工作與群眾利益息息相關。我縣將進一步健全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讓更多住房困難的家庭,都能夠享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及科學發展的成果,真正實現住有所居、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