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大地千山綠
——秦安縣“工作落實年”春季造林綠化紀實

春風吹出千山綠,春雨灑來萬象新。秦安全縣造林綠化工作,樹立的是形象,改善的是環境,提高的是素質,促進的是發展,受益的是群眾,全縣綠化造林成效在秦安大地初步顯現。

時值入夏,驅車行進在秦安東山綠化區和葫蘆河生態治理區,給花樹澆水、病蟲害防治的干部職工和園林工人身影不時躍入眼簾。長長的濱河路沿線,工業園區邊,成紀大道綠化帶等公益區域,一抹抹新綠在腳下悄然延伸,一處處荒山穿上了新的衣裝,秦安造林綠化大戰役譜寫著華麗的樂章。今年春季造林綠化工作開展以來秦安縣各族干部群眾以前所未有的熱情,積極投身綠化家園,改善生態的行列,短短一個月,全縣就完成東山470畝摞荒地綠化、總面積11.8萬平米葫蘆河城區段生態區綠化、廣場、通道綠化和退耕還林補植補造,以女媧洞為中心東西兩山256畝整流域綠化和女媧洞至鳳尾2.6公里環形道路行道樹的栽植……

“四個到位”促進度
今年該縣把各項工作納入“工作落實年活動”中,其主要目的是抓好好有效落實。綠化造林工作及早籌劃,精心安排,切實做到安排部署、任務落實、技術服務、督促檢查“四個到位”,確保了造林綠化任務的全面落實。從3月初開始,該縣林業部門就抽調工程技術人員深入綠化區域、地帶落實地塊、規劃設計。全縣造林綠化拉開帷幕后,為加強技術服務,林業部門抽調工程技術人員,深入綠化點、面各個造林綠化現場,從規劃設計、劃線打點、苗木調運、樹穴的開挖、栽植、澆水、落實管護措施等方面進行技術培訓、服務指導,縣上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定期不定期地深入各造林綠化現場,檢查造林綠化進展情況和造林質量,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出現的問題,確保了造林綠化工作的有效開展。

“五個之最”閃亮點
城區葫蘆河生態治理區,新栽植的常綠樹、落葉樹、喬灌花已伸葉吐綠,綻放新姿。該縣為改善生態環境,克服各種困難,共在葫蘆河生態治理區栽植喬木5000余株,大小灌木10萬多株,同時,采用“客土”栽植方法,保證了苗木的成活率,一處新的生態景觀林帶初步形成。

今年,秦安縣造林綠化中呈現“五個之最”:一是造林綠化任務量是歷年來最大。除補植補造,今年東山470畝摞荒地整片和總面積11.8萬平米葫蘆河城區段生態區全部綠化造林,任務量是近年來的2倍,目前栽植綠化任務均已超額完成。二是造林綠化成效歷年來最好。縣上采用大苗木、多樹種、喬灌花合理搭配的造林方式,實行包地塊、包整地、包苗木、包栽植、包管理“五包”責任制,采取針闊混交栽植觀賞性強的塔柏、雪松、丁香、欒樹、紅葉李等樹種和宜植灌木,將綠化、美化、香化和造景工程有機結合,提升了綠化品位。同時,鄉鎮結合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將造林地塊及時承包到戶,發放林權證,落實管護責任,徹底改變了重造輕管的現象,做到了樹有人栽、林有人管。三是造林綠化的積極性歷年來最高。縣上啟動“工作落實年活動”活動,全縣不論是干部職工、學校師生,還是廣大群眾都能積極響應投身綠化家園的行動,保證植一棵、活一棵、保一棵。四是造林綠化精品亮點工程歷年來最多。今年,該縣確定了以縣城東山、葫蘆河城區生態治理區、工業園區路旁為主的重點工程和亮點工程,實行縣上領導包抓、林業部門負責人包點、技術人員包服務的工作機制,建成示范亮點綠化工程。五是造林綠化條件最苦。正值春季干旱,氣候條件較差,造林綠化區域多是摞荒山荒坡、剛剛改造過的河灘地帶,給規劃設計、樹穴開挖、苗木調運、栽植、澆水、管護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為此,縣上對人力難以施工的地段,采用機械整地挖掘的方式開挖樹穴,對車輛不能到達的地段,通過人力抬拉運送苗木;對水源條件不便、甚至無法澆水的地段,用專用水車拉水澆灌,克服困難,確保了綠化造林順利進行。

“三個突破”顯成效
今年,秦安縣全民動員,措施得力,全縣春季造林綠化實現了“三個突破”。一是綠化為主,綜合開發,綠化規模實現了突破。全縣干部職工、師生、群眾全體參與造林綠化,全面完成區域集中連片、農田林網集中連片、道路綠化任務。二是綠化、美化、香化相結合,以往單一喬木樹種的栽植實現突破。采取針闊混交,喬灌混植的方式,樹木花草配植,提升綠化品位。三是造林綠化速度實現了突破。由于工作落實到位,廣大干部職工、群眾全力保質量、趕進度、提效率,使造林綠化工作比去年提前了近20天,并超額完成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