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城市建設系列報道:
多措并舉 打造生態宜居現代城市
堅持規劃的高起點,推動城市健康、理性、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秦安縣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城市建設作為推動經濟發展、優化創業環境、改善生活條件、促進富裕、民主、文明、和諧、幸福新秦安的一項重要舉措,充分尊重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三者的內在規律,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高效能管理,經過不懈努力,人居環境顯著改善,服務功能不斷增強,生態宜居現代城市的局面進一步呈現。

堅持規劃的高起點,推動城市健康、理性、可持續發展規劃是城市建設的靈魂。該縣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正確處理局部與整體、近期與長遠、需要與可能、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城市建設與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關系,科學規劃,規劃先行,致力于建設和完善覆蓋城鄉的規劃管理體系。

在宏觀層面,認真分析縣域地理自然條件,充分考慮城市對各類生產要素的集聚和承載能力以及歷史沿革、文化背景等因素,從城市規模、空間布局、產業結構和生態環境等方面進行科學論證,明確了建設葫蘆河畔生態宜居現代城市、打造“活力秦安•河畔綠城”的城市發展方向。從空間資源的整體性和城鄉經濟的關聯性出發,把城市和農村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推進城鄉一體,注重土地、資源稟賦、人力資本、產業等要素的銜接協調,制定新版《規劃》,遵照“三集中”(企業向工業園區集中、居民向小區集中、產業向規模經營集中)原則,優化城鄉空間布局,促進各類資源合理配置。

在微觀層面,堅持適度超前、量力而行,注重各類專項規劃、詳細規劃與總體規劃的配套與銜接。在城區,以建設殷實敦厚、擴容增效、凸現文化、生態與設施融合的現代城市為目標,按照生活區和生產區分離的發展理念,在南北走向的城市區域面積內科學合理地劃分功能區,以道路先行、水電氣配套為原則超前規劃和建設解放路、濱河路,成紀大道等二縱十二橫城市道路系統,合理布局、同步配套市政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分層次分片區編制城市綠地景觀系統、城區環衛設施和工業園區基礎配套等一系列專項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多次聘請省內外景觀設計專家對城市形象、景觀進行設計,對城市出入口和沿街建筑、標志性建筑以及主要景觀各類要素合理配置,并依據地段使用性質確定建筑密度、高度和容積率,調控單體建筑與整體建筑的協調,以達到個體最優、整體最佳的效果,彰顯了城市特色,提升了城市品位。推進城鄉一體,在農村,按照專家參與、群眾認可的一致性原則,從每個村的一張地圖、一個產業特色做起,對每個村的區位優勢和經濟特色以及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效果進行論證,對村域、鎮域經濟的發展以及居住、教育、衛生、文化的格局和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提出“一書四圖”(即說明書、現狀圖、規劃圖、工程規劃圖、環境設施圖),分步驟推進,實現了科學規劃從縣到鄉到村組的全覆蓋,滿足了產業發展和城鄉居民生活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