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秦安縣以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發展畜牧產業,以調整畜牧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為主線,以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為載體,把畜牧業生產作為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措施,立足優勢,發展養殖小區,發展畜產品加工企業,健全良種繁育體系,推廣實用技術,實施健康養殖、生態養殖、集約養殖,為畜牧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畜牧業發展形勢喜人,綜合效益明顯。

畜禽飼養量穩定增長。2011年上半年,全縣畜禽飼養總量達260.1萬頭(只),其中畜禽存欄148萬頭(只),出欄112.1萬頭(只)。豬飼養量49.1萬頭,其中存欄23.5萬頭,出欄25.6萬頭;雞飼養量195萬只,其中存欄114萬只,出欄81萬只;牛飼養量5.1萬頭,其中存欄3.8萬頭(其中奶牛0.105萬頭),出欄1.3萬頭;羊飼養量9.4萬只,其中存欄6.2萬只,出欄3.2萬只;飼養兔1.5萬只,其中存欄0.5萬只,出欄1萬只。肉蛋奶總產2.85萬噸,牧業產值2.91億元,人均牧業收入462元。

畜牧產業化經營步伐加快。2011年上半年,全縣新發展規模養殖戶50戶,累計達到15571戶;新增養殖專業村2個,累計達到134個;新發展規模養殖場6個,分別是:興豐李河養殖場(興豐鄉)、王國平養雞場(興國鎮)、萬盛養殖有限公司(云山鄉)、蓮花上河獺兔養殖場(蓮花鎮)、王鋪青林獺兔養殖場(王鋪鄉)和中山郭萁獺兔養殖場(中山),累計達到193個;新發展農民養殖專業合作社2個,分別是郭嘉上莊養殖專業合作社(郭嘉鎮)和興豐豐元養雞專業合作社(興豐鄉),累計達到15個;新增龍頭企業1個,為世貴生豬養殖場(興國鎮),總數達到13個。

品種改良力度加大、畜牧業科技含量提高。2011年上半年新引進良種豬、羊、雞、牛分別是665頭、36只、15萬只、120頭。新建標準化黃牛凍配改良點1個,為云山畜牧獸醫站凍配點。全縣上半年完成黃牛凍配2236頭,奶牛凍配286頭,舉辦畜牧科技培訓班4期,培訓骨干80人,培訓農民700人(次)。
草產業發展穩定。今年國家實行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建立了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管理信息系統,為草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飼草料建設穩步推進,在中山鄉孫趙村和劉坪鄉敦灣村建成千畝紫花苜蓿示范點,在興豐鄉鄉燕灣村建成千畝飼用玉米示范點。全縣種植紫花苜蓿1.5萬畝,完成飼用玉米種植1000畝,雖然干旱少雨,但長勢較為樂觀。

畜禽疫病防控效果顯著。扎實開展了動物防疫工作,春季動物防疫工作以防制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雞新城疫為重點,其它動物疫病因病設防。春季動物防疫的重點區域是種畜禽場、規模養殖場(戶)、養殖小區、養殖專業村和集鎮周圍、川區和公路沿線的村莊。共免疫各類畜禽35.3萬頭(只),各類疫病在應免區域內的免疫密度達98%以上。用抗蠕敏、左咪唑、清蟲佳、貝尼爾、敵殺死等藥物驅治各類畜禽205.8萬頭(匹、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