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秋時節,羲里媧鄉層林盡染,果香沁脾。田間地頭,果農們忙著采摘成熟了的蘋果,公路兩旁,隨處可見熱鬧紅火的交易場面,一車車包裝精美的鮮果正在滿載起運,銷往全國各地……今年,秦安縣果椒總產量預計達到40萬噸,總收入預計達12億元,農民人均果椒收入將達1980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0.2%。

秦安蘋果
秦安屬隴中溫帶半濕潤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具有土層深厚、光照充足、熱量豐富、晝夜溫差大、農作物生長期較長的特點,特別有利于各類瓜果的生長與結果,是中國北方果樹最適宜栽培區之一,也是中國蜜桃的原產地之一。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秦安歷屆縣委、縣政府立足縣情,因地制宜,發揮優勢,突出特色,把做大做強以桃、蘋果、花椒為主的林果業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措施常抓不放。近年來,該縣堅持做好綠色無公害生產、實施品牌戰略、龍頭企業帶動三大文章,在調整林果種植結構、擴大規模生產基地上打基礎,在提高果品檔次、爭創優質品牌上下功夫,在加大深加工力度、延長產業鏈條上求實效,林果產業發展邁上了新的臺階。

基地建設已具規模
近年來,秦安林果業發展迅速,特別是2008年初,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提出了三年發展30萬畝林果產業基地的目標。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建成了劉坪鄉何灣村、興國鎮紅家坪優質蜜桃,蓮花鎮馮溝村、王尹鄉南山優質蘋果等一批萬畝或千畝以上果品基地。截至2010年底,全縣林果總面積達79.3萬畝,其中以蘋果、桃為主的水果面積58.45萬畝,以花椒為主的干果面積20.85萬畝。大力推廣果樹設施栽培,全縣累計建成日光溫室桃棚417座,年產反季節油桃42萬公斤,產值810萬元。無公害果椒基地建設取得新突破,全縣果椒優質無公害生產基地達31.46萬畝,其中無公害果品基地21.26萬畝,無公害花椒基地10.2萬畝。2011年,該縣積極實施310國道沿線老果園改造示范園建設、蓮花鎮紅富士蘋果標準化示范園建設、劉坪何灣綠色標準化蜜桃生產基地建設、王尹萬畝優質標準化蜜桃基地建設、隴城常營高光效蘋果示范園建設、隴城鎮西番坪蘋果幼樹標準化管理示范園建設等林果產業提升六大工程,新發展優質林果基地5萬畝,更新改造老果園5萬畝。

實用技術推廣應用
秦安縣在林果業發展中,積極實施科技興果戰略,取得了顯著成效。縣上建立了以縣林業技術指導站為中心,17個鄉鎮林果站為依托,29個農民果椒專業協會為基礎的科技培訓網絡,狠抓果樹栽培管理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使全縣果園施肥、修剪、噴藥、涂白、清園五項常規管理措施落實率達到98%以上,果實套袋、節水灌溉、設施栽培等10大先進實用技術推廣應用率達到75%以上,優質果品率達到85%以上。不斷引進推廣市場前景好、需求量大的新優桃樹品種70個,蘋果品種26個,干果品種18個。該縣每年堅持舉辦各類果椒實用技術培訓活動。2010年,共舉辦各類果椒實用技術培訓班328期,發放技術資料4.05萬余份,培訓果農3.15萬人(次)。目前,全縣果品生產基本實現了栽植規范化、品種優質化、管理科學化、生產集約化。

品牌效應日漸凸顯
為了提高秦安林果產業的知名度,該縣自2007年以來連續四年舉辦了果品博覽會,通過開展果品展示展銷、舉辦林果產業論壇,廣泛宣傳推介了秦安林果品牌。同時,積極組織優質果品多次參加蘭洽會、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等省內外的各種節會,進行全方位的展示展銷和宣傳推介。秦安果品在國內外市場上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多次獲得國家、省、市名特優農產品殊榮。2004年10月,秦安紅富士、新紅星、紅雪桃等果品在“首屆SFT2004年中國〈深圳〉國際水果及技術展覽會”上,獲得參展金獎,并被評為果品狀元及深港地區最受消費者歡迎的果品品牌。2004年、2005年、2006年,秦安蜜桃、秦安紅富士蘋果、秦安花椒、秦安金冠蘋果、秦安新紅星蘋果、秦安早酥梨、秦安凱特杏等7產品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2006年8月在“迎奧運北京園林綠化成果展示會”上,“北京七號”秦安蜜桃以個大、色艷、味美、質優、安全受到專家和評委的好評,被評為一等獎,同時獲“中華名果”稱號。2007年,在甘肅省第二屆林果花卉展覽交易會上,秦安1號花椒被列為全國林木良種。2010年,在河南鄭州舉行的第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秦安“興馨”牌花椒獲金獎。近三年,秦安蜜桃、秦安花椒、秦安蘋果以其獨特的優勢,均列入“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名錄。

營銷網絡初步建立
秦安縣不斷健全完善林果市場化服務體系,實現了生產與銷售的對接、農民與產業的雙贏。該縣按照市場化運作、產業化經營的要求,綜合運用政府引導、市場調節等手段,不斷提升市場服務功能,先后在興國、蓮花、葉堡、郭嘉、安伏、西川等鄉鎮建立果品專業市場20多個。同時,建立果品銷售“內聯外接”機制,對內建立了一批經政府認定的果品收購網點和經營隊伍,規范果品營銷渠道,對外實行分類、分級包裝,統一標志,終端直銷,樹立誠信買賣的良好形象。該縣成立了果品經紀人行業協會,組建了興國、西川、劉坪、蓮花等26個鄉村專業果農協會,全縣有2500多名經紀人活躍于果品市場,積極為果品銷售牽線搭橋,聯絡客商,撮合交易。建立信息服務平臺,加強與省內外農業網站的聯系,實現信息共享,形成了“外聯市場,內接農戶”的果品銷售網絡,年網上交易果品7000多萬公斤,成交總額1億元以上。秦安果品暢銷青海、寧夏、新疆、內蒙古、四川、北京、上海、廣東等24個省市,還遠銷俄羅斯、印度、韓國等國家,進入國際市場。

產業體系業已形成
秦安縣果品生產逐步走上了“農戶+基地+紀紀人+終端市場”和 “農戶+基地+儲存保鮮+深度加工”的產業化發展軌道。該縣堅持把果品貯藏作為產業增效、農民增收、延長果品供應期的主要舉措,采取政府引導、以獎代補、招商引資等多種形式,大力建設果品貯藏設施,至2010年底,全縣累計建成果品氣調庫43座,各類簡易果窖10528個,年貯藏能力達19.799萬噸。 近年來,該縣加大果品龍頭企業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力度,先后引進建設投資2.5億元的安伏長城果汁加工、投資2.5億元的中國果汁飲料生產線、投資1.6億元的甘肅泰達優質包裝箱生產線、投資1200萬元的萬噸果品冷藏貯存庫、投資1900萬元的花椒中藥材加工、投資1000萬元的郭嘉萬噸果庫等果品包裝、貯藏、深加工項目。在今年果品博覽會上,組建成立了天水成紀果品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該縣有各類果品企業49家,全縣已經形成了產、貯、運、銷、加工為一體的林果產業體系和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林果產業化發展格局。

今后,秦安縣將以打造全國果品產業重點縣為目標,按照生產標準化、產業規模化、管理科學化、組織規范化的要求,積極推進現代高科技果品產業園區建設,進一步擴大優質林果基地規模,加強新技術、新品種推廣應用,加大秦安果品的宣傳、保護、推介力度,不斷提升林果產業的質量和效益。縣委、縣政府提出,要舉產業旗、打綠色牌、走特色路,按照建基地、抓管理、樹品牌、強龍頭、促營銷、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做大做強、做精做優林果業。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全面啟用注冊的秦安各類果品商標,爭取更多更好的林果產品占領市場制高點。制定落實發展林果產業優惠政策,加大項目爭取和招商引資力度,多渠道引進資金和項目,建設一批設備設施新、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果品貯藏保鮮和果椒精深加工等龍頭企業,延長果品產業鏈,增加果品附加值,促進林果產業化發展進程。不斷建立和完善市場體系和營銷網絡,建成一批管理科學、機制靈活、信息暢通、經營規范的農民經濟合作組織和農產品營銷公司,強化服務功能,推廣訂單農業,拓寬國內外市場,力爭把秦安建設成為中國西部頗具規模和影響力的果品集散地。

花椒生產縱深發展

秦安蜜桃

設施栽培優質高產

地理標志保護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