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先爭優破解難題”系列報道之四
明年春色倍還人
秦安縣加大全膜覆蓋推廣力度解決農民增收難

秦安縣把全膜覆蓋作為秋季農業工作的重點,加大覆膜推廣力度,帶動了農業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保障了糧食生產安全,有效解決了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難題。

縣農技中心高級農藝師馮世杰說,推廣秋覆膜技術,能使秋季土壤的水份蓄積起來,最大限度地降低冬春季水分蒸發,做到秋雨春用,春旱秋抗,有效緩解農作物在春季播種保苗及生長期與降水嚴重不足的矛盾。

為確保2012年全膜雙壟溝播與小麥全膜覆土穴播技術示范推廣順利進行,秦安縣高度重視,早規劃、早行動,召開全縣工作會議,成立領導小組,并制訂了實施方案。農業部門及時組織以黨員為主體的技術人員深入各鄉鎮對全膜雙壟溝播與小麥全膜覆土穴播面積進行科學規劃。縣四大組織領導深入生產一線,吃住在村,靠前指揮,督促落實,保證了全膜覆蓋工作的順利開展和任務指標的全面落實。

在秋覆膜開始之際,縣上共計向15個實施項目鄉鎮發放地膜179.28噸,其中群眾自籌104.28噸。縣農業局積極調運地膜、覆膜機、打孔機等農用物資,將省、市補貼配套的34.5噸地膜和鋪膜機、起壟機全部落實到戶。為確保補貼物資落實到位,各鄉鎮加強管理,嚴格標準,造冊發放,并張榜公布。縣財政每畝補貼地膜1.5公斤,落實補貼資金56.25萬元,補貼發放地膜45噸,確保了全縣小麥全膜覆土穴播任務的按期完成和全膜雙壟溝播玉米秋覆膜工作的順利開展。

秋覆膜工作把宣傳培訓與指導服務并重,以增強示范效果。縣、鄉下派機關干部203人、農業技術人員182名,深入田間地頭,進行宣傳培訓和現場指導。農業部門策劃制作了全膜覆蓋技術推廣專題片,由縣電視臺在農業節目中連續播放;農技部門制作宣傳車輛,巡回各鄉鎮及重點示范區進行宣傳。共舉辦培訓班36期,現場會85次,培訓農民2.5萬人(次),出動宣傳車輛28輛(次),發放宣傳資料2.6萬余份。按照旱作農業項目科技入戶管理辦法,聘請1名首席專家、20名技術骨干為該項目的技術指導員,各聯系科技示范戶20戶,以輻射帶動其他農戶。

堅持集中連片、突出示范、抓點帶面的原則,按照“種植一塊成功一塊,種植一點引導一片”的要求,集中人力財力,推動示范基點建設。在每個鄉鎮交通便利的地段至少建立一個千畝和一個五百畝示范點,縣農業局技術人員直接聯系科技示范戶,把全膜覆蓋與梯田建設、果椒基地建設、集雨節灌相結合,統籌謀劃,科學布局,有效帶動了全縣秋覆膜工作的迅速開展。在千戶四坪梁、王尹姚溝、王鋪郭岔以及云山、王尹、興豐、中山、隴城實行整流域片帶式綜合開發,大力推廣“梯田+林果+節灌+全膜+路網”的旱作農業發展模式,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提高土地收益,增加農民收入。

縣農業局局長姚丑義說,2012年度全縣全膜雙壟溝播任務15萬畝,其中秋覆膜2萬畝。截至目前,全縣完成秋覆膜面積3.05萬畝,已超額完成省上下達任務的52.5%。我縣自然條件嚴酷,農業基礎薄弱,積極探索推廣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大力發展旱作節水農業,是轉變發展方式、拓展發展空間、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目前全膜覆土穴播小麥在劉坪、中山、蓮花、隴城、興豐、王尹、云山、千戶、葉堡、王鋪等10鄉鎮44村共落實播種面積2.03萬畝,占任務2萬畝的101.3%,并建成500畝全膜覆土穴播小麥示范點10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