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0日,秦安縣千名農村實用人才培訓暨第一期林果種植人才培訓班在縣委黨校舉行開班典禮。千名農村實用人才培訓旨在進一步推進全縣新農村建設人才保障工程的實施,提高農村實用人才的政策理論水平、職業道德素質和業務工作能力,加強對農村實用人才和致富帶頭人的培養,發揮農村實用人才在農村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農民增收致富中的示范引領作用。

縣委副書記裴貴軍出席開班典禮并講話
裴貴軍指出,農村實用人才是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村致富的先行者和經濟發展的帶頭人,也是農村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集中代表。按照縣委、縣政府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意見》的要求,我們提出了“通過三到五年的努力,培養1萬名具有農業崗位技能鑒定證書的現代職業農民,使全縣農民技術員總量翻一番,80%村組干部成為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農村實用人才總量達到2.1萬人,形成一支以農業科技人員、生產能手、經營能人、能工巧匠為主體,適應我縣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要求的實用技術型、生產經營型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的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持之以恒的抓好農村實用人才的教育培訓,通過集中培訓,逐步為我縣農業產業化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培養一支素質優、能力強、潛力大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和黨員隊伍。
裴貴軍要求,辦好這次培訓班,一要增強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的重要性認識,把思想統一到學習培訓中來。二要切實增強學習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注重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思想教育與技能培養、集中講授與互動交流的有機結合,真正做到學有所得,學有所獲。三要精心組織,統籌安排,確保學習培訓扎實有效開展。
裴貴軍強調,要把思想教育和觀念解放作為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教育和引導參訓學員切實解放思想、開拓視野、更新觀念,真正使學習培訓的過程成為思想大解放、觀念大更新、思維大拓展的過程。通過培訓學習,使學員既通曉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發展規律和基本的科技原理,又能與本村、本人發展經濟的實際結合起來,把學習的落腳點放在解決實際問題上,成為懂政策、懂市場、懂科技、懂管理,能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的“知識型”農民,“專家型”人才,成為廣大農民的優秀代表和新農村建設的生力軍。

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郭海軍主持開班典禮并講話
郭海軍指出,此次培訓涉及果園土肥水管理、果樹修剪、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內容,同時也穿插了基層黨建知識,既符合我縣支柱產業發展實際,又適合農村實用人才成長需求,既有理論指導,也有實踐操作,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實用性。參訓學員要虛心聽課,潛心鉆研,深入思考,大膽實踐,切實掌握培訓基本知識,提高實用技能,增強過硬本領,真正使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得到新的提高,努力成為農村致富的帶頭人和農村實用技能的傳播人。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把學習培訓中的所思所想、所得所獲,充分運用到農村生產實踐中去,進一步加強農村實用技術的宣傳和推廣,示范引導更多農村實用人才提升本領、增強才干,為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郭海軍強調,要加強組織管理,嚴明培訓紀律,縣委組織部要派專人跟班,加強對參加培訓學員的管理工作。黨校要為學員創造良好的學習和食宿條件,認真搞好各項服務,特別要加強飲食、住宿安全,確保培訓順利開展。

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李永忠宣讀《關于開展千名農村實用人才專題培訓的通知》
據了解,秦安縣千名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緊密結合農村黨員冬訓,今冬明春,分10期對全縣1000名農村實用人才進行培訓。培訓主體為各鄉鎮、相關單位推薦列入全縣農村實用人才的林果、蔬菜、畜牧、農業合作組織四類人才,包括基層黨員干部、農業技術骨干、致富能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骨干、經紀人、農業文化工作者等。每期培訓分理論知識、實踐指導、參觀考察三個階段進行。省農科院林果花卉研究所所長、博導王發林,天水師院研究員呼莉萍,市果樹研究所高級農藝師楊世勇,市林業局高級農藝師高彥明等專家將為林果種植人才培訓班學員授課。第一期林果種植人才培訓后,還要陸續舉辦蔬菜種植人才、畜牧養殖人才、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人才,農村文化類人才(秦安小曲、王尹麥桿編織加工)等不同類型的培訓班。
縣委組織部、縣林業局、果業局等相關部門和單位的負責同志,有關鄉鎮黨委副書記,培訓班全體學員及縣委黨校全體教職工共110多人參加了第一期培訓開班典禮。

縣委黨校副校長馬永強宣讀學習培訓日程安排及有關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