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條嶄新的鄉間水泥路、一座座寬暢明亮的便民超市、一個個潔凈的文化休閑廣場、一條條架在空中的通訊線路……這是新春期間在秦安農村所看到的景象,村里一年一個樣,發展越來越快,農民生活也出現了許多新氣象。

村村農家店 惠農入民心
“過去,一進年關,農村人大都提前半月開始籌年貨,一次只能籌辦一點,有些東西還要到縣城籌辦,如今好了,有了農家店了,蔬菜百貨樣樣齊全,不僅方便而且實惠。”這是五營鄉趙王村村民王應強在談到籌備年貨時,深有感觸地說。近年來,秦安縣將“萬村千鄉”工程建設作為加快新農村建設,搞活商貿流通,提升農民消費水平的惠民工程來抓,先后通過對遍布農村的各農家店實施“統一價格、統一標識、統一貨架、統一規范”的改造,使經營場所達到了整潔、亮堂、舒適、美觀的要求,商品做到了明碼標價。以引導城市連鎖超市向農村延伸發展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完善了農村商品市場體系,已初步形成了以縣城店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干、村級店為基礎的農村流通網絡,提高了連鎖超市在農村的覆蓋率,對改變全縣農村消費不安全、不方便、不實惠的狀況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全縣新建標準化農家店70個,其中鄉級直營店、示范店10個,累計建成農家店200個,農家店鄉鎮覆蓋率達100%。

文化休閑廣場成為市民活動的好去處
“走,咱們也到廣場上去活動活動”,忙活了一天的隴城鎮西關村村民吃完年夜飯后準備帶孩子到新建的文化廣場去健身,這是秦安農戶把新修建的文化活動廣場當成新的早晚休閑去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為了扎實推進農村文化事業建設,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豐富鄉村文化內容,帶動鄉村經濟發展,提高群眾綜合素質,豐富當地群眾的文化生活,秦安投資在各鄉鎮的農戶較為集中的閑灘空地上修建了綜合文化活動廣場。活動廣場主要包括休閑廣場,籃球場,室外乒乓球場等。文化廣場周圍環境優美,外觀設計新穎美觀、功能齊全,并且廣場上還配套有健身器材,休閑棋牌桌,還結合精神文明建設宣傳的需要,修建了新農村建設宣傳畫墻等,為農戶茶余飯后休閑鍛煉或開展文體娛樂活動提供了好的場所,極大豐富和滿足了群眾的業余精神文化生活,受到了廣大農戶的歡迎。
各鄉鎮廣場投入使用后,茶余飯后的村民們有前來活動筋骨的、有三人一群兩人一伙打籃球的、有下棋打牌的,孩子們在廣場上你追我趕笑聲撒滿了天空。正在玩健身器材的王尹鄉王新村農戶王喜民高興地咧著嘴說“如今我們也和城里人一樣,能領著家人到廣場散步了。”
網絡拜年送祝福
汪大伯今年50多歲,今年春節他上了不少時間的網,他可不是迷戀網絡游戲,而是利用網絡拜年。這不,在上海打工的女兒因為春節要加班沒有回家,她正通過網絡視頻向父親傳達問候,他們在視頻里相互親切地詢問著。
如今網絡通訊確實發展很快,在網上能發郵件,還能視頻聊天,就象是雙方在面對面說話一樣,既經濟又便捷。用網絡拜年,是春節農村里的又一道新景象。隨著經濟的發展,電腦和網絡在秦安農村應用越來越廣泛,很多人用網絡學習知識、查閱資料、了解商業信息,成為人們致富奔小康的好幫手。

家門口就業成“潮流”
俗話說:三、六、九往外走。過完了春節,就到了農民工往外走的時間了。可今年在葉堡鄉牌樓村,以往熱熱鬧鬧往外趕的外出務工包車現象今年冷清了很多,原來許多農民選擇了在家門口就業。
“以前在南方打工,一個月也就是兩千多塊錢,現在家門口果庫就業,工資也差不多,還可以照顧家里。”春節剛過,去年在浙江打工的蔡先生就被當地的果庫老板“截留”,實現了就近就業。
隨著縣域經濟的發展,招商引資力度的加大,秦安的企業越來越多,讓不少長年在外奔波的農民工看到了本地就業的希望。據了解,牌樓村今年就有20余名外出務工的人選在了家門口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