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正在開展的 “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是全縣的重要工作之一。為了使單位聯系貧困村,干部聯系貧困戶為主要內容的“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有序有效開展,創新聯系方式,“連心服務卡”架起了干群連心橋。

3月1日,記者到王尹鄉王廟村采訪時,王尹鄉黨委書記王明正在聯系戶王夢娃家實地調查、分析貧困原因。離開時,王明將一張寫有自己電話和幫扶內容的“連心卡”遞到王夢娃媳婦手中,囑咐她遇到難心事就給他打電話。領導務實的作風、村民感動的表情,給身邊的人瞬間傳遞了一種溫暖、一種和諧。 這一小小的“連心服務卡”,上面載著聯系干部姓名、電話、分管工作。真是聯村聯戶連心,為民富民便民卡。

王廟村地處王尹鄉北部,屬淺山干旱區,缺水干旱,地貌黃土綿延、梁峁起伏、溝壑縱橫,地表支離破碎,群眾大多居住在黃土高坡上,通行條件差。 貧困戶王夢娃家是村里典型的因學返貧的家庭。王夢娃的媳婦姚玉琴說:“我有一女一兒,打小兩個孩子都很爭氣。女兒初中畢業時學業成績很好,但由于家里經濟困難,女兒哭著把書包收起來輟學外出打工,和父母一道供弟弟上學。現在,兒子大學畢業后在西安上研究生,一年的費用家里已經難以承擔不說,還欠下了好幾萬元的外賬。” 聽到這里,王明打斷姚玉琴的述說:“女兒還在打工嗎?如果有可能,把孩子叫回來讓她繼續去上學怎么樣?”“唉!她已經出嫁了!”說此話時,姚玉琴語氣中滿是遺憾。 據姚玉琴講,她和丈夫均不識字,一家人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兒子身上,為了把兒子供給成人,她和孩子的爸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都心甘情愿。王明望著眼前這名樸素、樂觀的農村婦女,心中涌起一絲感動。 據姚玉琴講,目前家里4畝多的果樹就是一家人的希望所在。“快掛果了,到那時兒子研究生也就畢業了,日子會好起來的。” 隨后,王明又來到特困戶王趙娃家。走進大院,四間簡陋破舊的房子看起來已經岌岌可危,王趙娃老兩口樸素的衣著襯托出日子的窘迫。“這間東房過了百年了,是我爺爺手里留下來的;上房建起來也快70年了!”王趙娃說。 據他講,由于生活艱苦,去年兒媳婦因難守清貧走了,目前他們和兒子一起生活。 “家里賴以生存的根本是什么?”
“6畝果園。”王明與王趙娃一問一答。

據王趙娃講,由于果樹還沒掛果,他們目前除打打小工外,主要靠低保維持生計。 在了解了貧困戶之所以貧困的原因后,王明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象王夢娃和王趙娃這種貧困家庭,他們的貧困是暫時的,一旦孩子學有所成或果樹大面積掛果,摘掉貧困的帽子也就指日可待!目前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幫著他們度過眼前的難關,并提高他們在作務果樹方面的技術。”

談起“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在王尹鄉的開展,眼前這位年輕的鄉黨委書記信心十足。他說,王尹鄉是省財政廳、林業廳和市、縣相關單位與領導聯系的重點鄉鎮。全鄉14個扶貧重點村基礎設施薄弱,只要找準貧困的病因后對癥下藥,給這些貧困村“輸血”治標之后,注重“造血”功能的培養與后天補給,貧困村脫貧的步伐會大大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