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話 :言傳身教育桃李,三尺講臺顯風采。近年來,秦安舉全縣之力興辦教育,尊師重教蔚然成風。全縣廣大教育工作者,特別是耕耘在教育教學一線的教師,默默奉獻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履行著人民教師的神圣職責,樹立了秦安教育的良好形象,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在第29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縣委外宣辦、縣新聞中心在中國·秦安網開設《教師風采》專欄,宣傳報道部分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引導和激勵全縣廣大教育工作者恪盡職守,扎實工作,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為全縣教育事業做出新的貢獻。
【教師風采】
勤奮育人 勇于創新
——記秦安縣王窯中學教師王周全

在秦安縣王窯中學,有這樣一位優秀教師,他奮戰在教育戰線上達12個年頭,先后擔任過班主任、學科組長和學校辦公室工作。2011年9月5日獲得秦安縣首屆青年教學能手,2011年11月30日在西北師大教師置換研修學習中被評為優秀學員。他就是王周全老師,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培養高素質人才是他一生的追求。
從教以來,王周全始終以一個學習者的姿態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充實自己,用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敏銳的洞察力,讓自己的課堂緊緊貼近時代旋律。
王周全老師認為只有把教師工作當作一門科學,運用其規律指導教學工作,才能成為教育的行家里手。要成為這方面的專家,就要使學習成為教師工作與創新的需要和必然內容。王周全時刻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認真鉆研業務,工作有條不紊,利用業余時間翻閱讀書,具有廣博的教育教學知識。他善于從同行身上汲取教育教學經驗、知識與技能,努力發展與完善自己的教學藝術。在課上,王老師總能用他富于藝術性和哲理性的語言,帶領學生徜徉在知識世界中。他的講解不拘泥于課本,始終堅持從走向生活,引導學生關注自然,培養學生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

近幾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課堂的主體悄然發生著變化,教師的職責正經歷著由傳授者到引領者的過渡。如何把握這一趨勢,成為關系教育成敗的關鍵。王周全老師以他孜孜不倦的求知欲,潛心科研、努力攻關,摸索出了大量寶貴的經驗,并在自己的團隊中無私地分享。2009年撰寫《班級管理之我見》及2011年執教的《天氣與氣候》在甘肅省優秀教育教學論文和秦安縣中學優質課評比中分別獲二等獎和一等獎。為了及時掌握當前教育研究的動態信息,瞄準最新發展水平,長期自費訂閱《中學地理教學研究》等資料,堅持閱讀教育理論著作和教學研究文章,并作了大量學習筆記。同時,結合教學實際,深入研讀,慢慢形成了一套自己獨特的教學的方法。
12年以來,作為教師,王周全老師能夠切身感受到教育的艱辛和家長的厚望,因此,他始終銘記肩頭那份沉甸甸的責任。他深知,真正的教育不止局限在課堂之上,更是體現在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之中。
王周全善于與學生交流,在心與心的交流中,師生們逐漸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許多學生在畢業之后還會經;氐綄W校,感激他對自己溫暖的關愛。多年來,王老師一直在辛勤地付出著,也在快樂地收獲著。在學生前進的腳步中,他也在實現著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