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2日下午,首屆甘肅省“女媧杯”秦安小曲大賽在秦安縣文化館拉開序幕。參加比賽的有職工干部、教師、農民等300多名秦安小曲愛好者。比賽有演唱和彈奏兩個類別,分初賽(9月22日至25日)、復賽(9月27日)和決賽(9月29日)三個階段,并將在決賽結束后對獲獎者進行頒獎。
據了解,首屆甘肅省“女媧杯”秦安小曲大賽是由甘肅省文化館和秦安縣委、縣政府共同主辦,秦安縣文化館、秦安小曲協會承辦,旨在挖掘甘肅地方民間傳統曲唱藝術,推廣民間原生態流行的曲調。
秦安小曲產生何時,有待進一步研究,明代邑人胡纘宗熱衷于秦安小曲,創作了《玉腕托帕》曲目,由此人們推斷秦安小曲形成于明代,已有500年的歷史。清代乾隆翰林張位,嘉慶翰林張思成,以及張思鄂,秀才李文贊等創作了大量的曲目,至今廣為傳唱。目前傳唱秦安小曲者達2000多人,有秦安小曲協會會員400多人(其中甘肅省曲藝家協會會員48人),14名秦安小曲彈唱藝人榮獲高、中級曲藝彈唱師。秦安久遠的文明和豐厚的文化積淀形成了獨特的民俗民風。秦安小曲(老調),以它典雅細膩,悠揚委婉的藝術風格,精湛完美的曲體形式與美妙動聽的旋律音調,在粗獷豪放的中國西部曲藝中獨樹一幟,久唱不衰,百聽不厭。2008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1年榮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小曲曲本內容大都是推崇禮法,提倡人文,表現愛情之作,故在數百年的彈唱過程中,對教化人民,構建和諧等方面發揮著很好的作用,近年來秦安小曲的創作、演唱十分活躍,榮獲國家、省、市多項大獎,2012年秦安小曲《家園好》榮獲第七屆中國曲藝牡丹獎入圍獎;2013年在寶豐馬街書會曲藝全國邀請賽中榮獲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