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以來,秦安縣委、縣政府把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解決廣大群眾最急迫、最關心的現實問題入手,重點圍繞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發展社會事業和提高民生保障能力,集聚各方力量,興辦了一系列惠民實事,贏得了社會的普遍贊譽。從即日起,縣委外宣辦、縣新聞中心在中國·秦安網開設《民生實事》專欄,專題報道各項惠民實事的落實情況。
【民生實事】
秦安縣勞務輸出創收突破14億

(舉辦農村技能培訓班)
今年以來,秦安縣高度重視勞務經濟工作,充分發揮勞動力資源優勢,把勞務輸轉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來抓,按照“走出去、立住腳、返回來”發展勞務經濟三步走戰略,大力發展勞務經濟。截至目前,全縣共輸轉城鄉富余勞動力11.48萬人,其中有組織輸轉6.89萬人,創勞務收入14.0471億元。
秦安縣堅持培訓內容貼近市場、培訓基地貼近基層、培訓時間貼近實際原則,采取訂單培訓、校企聯辦、流動培訓、項目培訓等方式,大力實施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工程。今年在西川、中山、王窯、五營等鄉鎮開展了農村貧困家庭勞動力技能培訓,通過培訓和動員引導,輸轉貧困農戶富余勞動力2.5萬余人;針對縣城“陪讀”農村婦女的培訓和就業需求,出資50萬元建成了秦安縣留守婦女培訓就業服務中心,整合縣內培訓資源,以公益化運作的方式為留守婦女開展社會福利性服務,已培訓500多人,全部實現就業;組織開展了400人的勞務品牌項目培訓,并進行了鑒定考試;開展了省級農村創業和技能帶頭人示范性項目培訓,已對100人進行了餐飲服務培訓和技能鑒定,培訓人員全部就業于縣內各餐飲企業。至目前,全縣勞務培訓3.97萬人,其中技能培訓1.88萬人,引導性培訓2.09萬人,職業技能鑒定1070人。

(輸轉農民工在工地做工)
秦安縣按照“開辟新基地,鞏固老基地,淘汰劣基地”的工作思路,堅持“依托企業建基地,依托窗口建基地,依托經紀人建基地”的原則,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先后實地考察了江蘇南京、福建福州等地的26家用工企業,從工資待遇、權益保障、食宿娛樂條件等方面擇優篩選了德力西電氣(蕪湖)有限公司、蕪湖飛科電器有限公司等16家優質企業,并與其簽訂了用工協議。同時,還以寶蘭高鐵建設為契機,積極主動與中鐵十七局寶蘭客運專線指揮部聯系,促成2600多人就地就近轉移就業。至目前,全縣新建優質勞務基地38家。并在全國大、中城市設立了多個勞務工作聯絡站,為務工人員牽線搭橋,收集傳遞用工信息,幫助更多的農民走出家門,創收致富。

(返鄉創業青年開起了農資超市)
隨著輸轉規模逐步擴大,當一批在外勞有所獲的農民成為“能人”、“小老板”后,他們多數選擇了返鄉創業的路子,帶動了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如今,秦安縣已有1.9萬名務工人員回鄉創業,主要從事種植養殖、餐飲、塑料加工、果品儲藏、商貿服務等行業,他們在外務工積累了經驗、學到了技術、掙得了票子,通過在家門口創業,自不僅己增收致富,還吸納了大量富余勞動力就地就近實現就業,有力地助推了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先后有6人榮獲全國“創業之星”榮譽稱號,11人榮獲“全省創業帶頭人”榮譽稱號。為使返鄉創業人員安心發展,秦安縣從優化創業環境著手,通過放寬準入條件、建立創業基地等政策吸引務工人員,并把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納入招商引資范圍,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實行稅費減免、手續代辦等一條龍服務。

(職業技能鑒定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