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線2014年第一號行動
走進天水傳統村落——秦安縣隴城鎮媧皇村

按照慣例,天水在線于每年的1月1日開展新年的第一號行動。2014年1月1日,天水在線一行走進天水傳統村落——秦安縣隴城鎮媧皇村攝影采風。(傳統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較早,擁有較豐富的傳統資源,具有一定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社會、經濟價值,應予以保護的村落。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村落可列入傳統村落:一是傳統建筑風貌完整,二是選址和格局保持傳統特色,三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我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在農村,傳統村落保留著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是承載和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明的重要載體。去年,天水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局和市財政局聯合發文,將秦州區天水鎮天水村、秦州區天水鎮廟坪村、麥積區麥積鎮街亭村、麥積區新陽鎮胡家大莊村、清水縣賈川鄉梅江村、秦安縣隴城鎮媧皇村、甘谷縣新興鎮蔡家寺村、武山縣灘歌鎮上街村和下街村等9個村落列入第一批天水傳統村落名錄。)

(古城墻、古民居)
媧皇村地處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隴城鎮中心,主要分布在古略陽城內明清街兩側及城外,古略陽城呈八卦形,建造于漢代,陰陽對稱。由于清水河沖毀,陽極已經蕩然無存,暫存的半個城內主要是明清時代建造的商貿、樓閣等共計120余間,建筑面積為5125平方米,形成一條具有鮮明明清時代的商業街。 村內保存的古遺址、古建筑有:龍泉井、女媧祠、古街道、古城墻、古商鋪、古民居、古槐樹、古器皿和傳統飲食等,其傳承的傳統手工藝制作有:仿古雕刻、馬尾荷包,蒸大饃,打鍋盔、剪窗花等已經流傳有千年之久。

(明清街)
位于媧皇村內的古略陽城僅存的角落,遺址保存完整,建造于漢代,呈八卦形。西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街泉縣治隴城鎮。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涼州刺史部始冶于龍城(今隴城鎮),東漢、三國、南北朝以至到元代,隴城均為郡,縣治地。村莊內有明清街、南川、蔡川三條道路網絡,自來水通至各家各戶,清水河在村莊以北流淌,南小河在村內流過。明清街的120余間商鋪,樓閣5125平方米的明清明代建筑物保存完整,部分破損的正在實施加維修,南小河村莊內的河道已經修建河堤。
女媧作為中華人類之始祖,奠定了數千年來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根基。從秦漢至明清,秦安隴城一直是女媧的祭祀地和紀念地,歷經了數千年的綿延發展,已形成有獨特地域文化魅力的女媧祭祀典禮。據《甘肅新通志》載:早在兩千多年前,隴城民眾就為女媧建祠立廟,每年正月十五日隆重舉行的女媧廟會。古正月十一日設壇祭拜,十二日龍泉取水,十三日風溝迎駕,十四日風占迎,十五日表時正壇祭祀,至今天水市已經列入祭祀女媧活動,女媧祠位于古略陽城南門口,媧皇村人每年參與祭祀活動。
(女媧祠)

(女媧祠)

(古樹、古商鋪)

(四馬懸蹄門)

(古民居)

(古民居)

(古商鋪)

(古民居)

(古商鋪)

(傳統手工藝制作:打鍋盔)

(傳統手工藝制作:打鍋盔)
(傳統手工藝制作:鍋盔)

(傳統手工藝制作:大饃)

(傳統手工藝制作:大饃)

(傳統院落)

(傳統院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