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問題整改”是檢驗教育實踐活動成效的一把重要“尺子”。教育實踐活動進入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節后,秦安縣以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為出發點和立足點,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狠抓作風建設,用實實在在的整改效果讓群眾看到了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
【整改進行時】秦安縣衛生局讓群眾得到實惠

醫療衛生系統是關系民生、保障群眾健康的重要窗口單位。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秦安縣衛生局以改進醫德醫風、服務百姓健康為主要內容,以努力打造百姓放心、人民滿意的醫療衛生單位和醫療衛生隊伍為目標,認真謀劃,精心部署,狠抓整改落實,讓群眾看到了變化,真正得到了實惠。
新農合工作進一步規范。為了方便群眾,縣衛生系統進一步簡化補償程序,積極推行新農合便民服務,參合患者在縣內定點醫療機構門診就診,醫療機構實行網上審核,現場直補。參合患者縣內定點醫療機構和縣外即時結報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治療,出院時,患者只需結清個人承擔部分,新農合補償部分由醫療機構墊支。建立健全了新農合稽查制度,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縣合管辦專門成立了稽查股,采取現場查看資料、電話查詢、入戶回訪等多種方式重點稽查定點醫療機構新農合基金管理、補償結算、政策執行情況和冒名頂替、異地就醫、大額患者、意外傷害等住院補償情況,及時糾正各類違規行為。各鄉鎮衛生院、縣級醫療機構補償比例分別提高了5個百分點,將特殊病門診補償病種由34種擴大到39種,將普通門診補償范圍由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擴大到縣內縣級公立醫療機構,并全部實行網上審核,現場直補。并認真貫徹落實省、市要求的27種農村重大疾病保障工作,切實減輕了重大疾病患者經濟負擔。

擴大基本藥物制度實施范圍。藥品集中采購配送實行合同化管理,建立了藥品采購合同管理制度和醫療衛生機構醫藥產品廉潔購銷合同管理制度,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腐敗現象的發生,保護了廣大醫療衛生人員與群眾的利益。實施配送企業備案管理制度,建立藥品器械企業備案登記和更新制度,凡在秦安縣轄區內為衛生院、分院、核定的村衛生室和縣級公立醫院配送藥械的企業,定期在縣衛生局藥械股進行備案更新登記,時效以一年為一個周期。加強基本藥物知識培訓,今年組織了鄉、村兩級醫療衛生人員對《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2年版和甘肅省基本藥物增補目錄以及《甘肅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藥品目錄》(2011年版)的學習與培訓工作,并對基本藥物政策進行了廣泛深入地探討與學習。

創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制度。各醫療衛生單位成立了基本公共衛生組織領導機構,建立了分片包干的“包保”責任制,落實了包村包戶人員,明確了工作任務。縣衛生局對全縣684名鄉村醫生分批次進行以衛生政策及相關業務知識為主要內容的集中培訓,并組織各鄉鎮衛生院公衛專干、防疫專干、婦幼專干、衛生監督協管員及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鄉村醫生共780余人,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題培訓。縣衛生局按照各衛生院每季度考核結果應用于項目資金的核撥,按工作完成情況每季度進行下撥。資金支出按照“數量計件+質量控制”相結合的辦法,經縣衛生局和縣財政局審核后方可支出使用。2014年到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資金1152萬元,至目前撥付基層醫療衛生單位739.3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