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黨內組織生活是黨組織教育管理黨員和黨員進行黨性鍛煉的主要平臺。有什么樣的黨內組織生活,就有什么樣的黨員、干部作風。嚴格黨內組織生活,就是要嚴格按照黨章的各項規定,落實組織生活制度“雷打不動”,通過靈活多樣的組織生活,切實增強黨員黨性觀念,為民意識,真正形成抓黨建促發展、促改革、促法治的新合力、新氣象。
對癥下藥活細胞 激活黨建強肌體
——秦安縣嚴格黨內組織生活新常態
(一)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秦安縣針對黨內生活不經常、不認真、不嚴肅,基層黨員黨性意識淡薄、黨員身份模糊、黨員責任弱化、部分黨員黨費繳納不及時、不標準等問題,及時制定出臺了《進一步規范和落實黨內組織生活十項規定》,就開展“三會一課”制度、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黨支部(黨小組)組織生活會、黨員活動日以及民主評議黨員等各類組織生活的內容,參與人員,召開時間以及程序等進行了詳細規定,并對借調黨員、行業黨員、流動黨員以及非公企業黨員參與組織生活會的形式進行明確要求,各基層黨組織要嚴格按照規定制定活動計劃、建立活動臺賬,并按季度向縣委組織部報送開展情況,接受查閱。

為全面組織落實好《進一步規范和落實黨內組織生活的十項規定》,近期,秦安縣專門召開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會議,就落實好黨內組織生活進行了再安排再部署。并組織各鄉鎮黨委副書記、組織干事,縣直各單位支部書記、組織干事等100多名專職黨務干部圍繞如何落實好“三會一課”制度,開展好“黨員活動日”,進行了討論交流。下派17名組工干部指導聯系17個鄉鎮和34個縣直機關黨組織,幫助基層黨組織落實和改進黨組織活動方式,切實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生機和活力。

秦安縣各基層黨組織在堅持“三會一課”、黨員組織生活會等黨內活動的同時,積極探索創新黨內組織生活方式,努力增強組織生活實效。縣委組織部堅持將學習與思考相結合,通過開展“組工干部業務大講堂、大討論”等活動,組織黨員走上講臺圍繞干部教育管理、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黨員發展等業務工作、黨員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暢談個人學習認識,開展專題討論交流,使全體黨員干部在思想觀念、素質能力、工作作風和工作方式方法上有了新轉變、新進步、新提高,形成了爭做最講黨性、最善學習、最能干事的組工干部的良好氛圍。葉堡鄉黨委針對農村部分黨員農時、外出務工、身體健康狀況及對黨組織及黨內生活的認識不夠、居住分散等問題,在活動的時間上做到了“三多三少”,即,農閑多組織,農忙少組織;雨天多組織,晴天少組織;晚上多組織,白天少組織。在方式上做到了“四個結合”,即,把室內學習會議與室外考察參觀相結合,把學習培訓與談心交流相結合,把嚴格管理和關心激勵相結合,把黨委組織和支部組織相結合。在對象上做到了區分“三個層面”,即,在家健康黨員力求全員參與,在家老弱病殘黨員送學送會上門參與,外出流動黨員電話、書信溝通參與,以不同形式、不同措施做到全員參與。中山鄉黨委將黨內活動與義務植樹、村內重大議事活動相結合,采取晚上組織黨員學習培訓,白天組織黨員義務植樹,增強黨員身份的認同感。興豐鄉黨委通過組織開展黨員領導干部帶頭上黨課活動,引導黨員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更好地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蓮花鎮桑川村黨支部開展了年輕黨員幫老黨員、富裕黨員幫帶困難黨員、先進黨員幫帶后進黨員“三幫帶”活動,進一步豐富了黨內組織生活。安伏鄉楊寺村充分利用遠程教育網絡平臺組織觀看黨員電教片、收看黨內重要活動專題報導、先進事跡報告會等,用鮮活的事例、生動的內容讓黨員接受最直觀的教育。五營鄉衛生院黨支部結合黨組織結對共建,組織黨員醫護人員到“雙聯村”開展以“送醫送健康”為主題的義診服務活動,對80多名群眾進行了精心細致的檢查和診斷,發放健康保健工具包56件,發放健康宣傳資料260余份,為60名群眾免費提供物理檢查,并對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了中醫體質辨識及血、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血脂、空腹血糖及心電圖等輔助檢查,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