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1日,一位姓馬的先生來到縣環衛所,將一面寫有“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的錦旗交到該所辦公室工作人員手中,馬先生說“我真得好好謝謝邢大姐,她真是個大好人。”馬先生口中的“邢大姐”,其實是縣環衛所的一位普通環衛工人。
12月8日傍晚,邢愛花像往常一樣,在自己負責的轄區內打掃衛生。當她走到建設銀行附近時,突然發現了一個錢包,打開錢包,發現里面有多張銀行卡、身份證和700元現金。邢愛花趕緊讓其丈夫到派出所和銀行幫助聯系失主,由于派出所和銀行的工作人員都已經下班,未能聯系到失主。
為盡快找到失主,第二天,邢愛花隨即來到建設銀行,說明來意并協調銀行查找到了失主的聯系電話。失主半小時后趕到現場,面對失而復得的錢包,失主連聲道謝并當場拿出現金酬謝,被邢愛花婉言謝絕了。

邢愛花今年34歲,雖然做環衛工作不到一年,但她熱愛自己的工作,每天起早貪黑,工作踏實,負責的路段總是打掃得干干凈凈,讓人很放心。
縣環衛所副所長吳寶生對筆者說:“邢愛花上班九個月以來,總是任勞任怨不怕辛苦,不管分配到哪兒工作,她總會及時高質量地完成工作任務。”
見到邢愛花時,她正在清掃路面的雜物,一身樸實的裝束,讓人很難將眼前的這個人與拾金不昧的主人公相聯系。面對筆者的采訪,她只是說:“其實我也沒有多想,只是覺得失主心里肯定很著急,想盡快把東西交給他。”

拾金不昧,為人善舉,這樣的事情在環衛工人中早已屢見不鮮,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她們干著最臟最累的活,卻用自己的行動感動著這座城市,用自己的方式遞著社會正能量。
邢愛花作為一線環衛工人的代表,折射出的是大部分一線環衛工人質樸的心態。她們擁有著簡單純凈的內心世界,風雪泥沙過后,臟的是衣服,洗凈的是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