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后生”雖不是文盲,但沒有勞動技能就是“技盲”;幫錢扶物,不如一技在手。2007年,省扶貧辦出臺扶貧“兩后生”政策后,秦安縣堅持扶貧先扶智,大力開展“兩后生”技能培訓工作,很多貧困戶家庭“兩后生”搭乘“扶貧專列”,借著“兩后生”培訓這股東風,實現了穩定輸轉、穩定就業,增加了家庭收入,“兩后生”培訓已經成為貧困戶脫貧的“孵化器”。

秦安縣堅持“訂單式”培訓、“合同式”輸出,做到培訓、就業和跟蹤服務一條龍,使“兩后生”培訓工作走出了一條“政府資助、扶貧部門組織、職業學校培訓、企業單位用人、貧困家庭增收”的特色培訓之路。為創新培訓方式和內容,該縣組成了教師、設備、教材齊全的“移動學校”,利用農閑時間進鄉入村,把挖掘機、裝載機開到農家門口,把電焊、理發、拉面手藝擺在村口,使農民足不出鄉便能學到技術。利用現代科技開展“兩后生”電子商務培訓,通過淘寶網等注冊開辦網店,促銷秦安特色產品。

2007年以來,該縣“兩后生”培訓規模不斷增加,目前已累計培訓7787人,發放補助資金1800多萬元。 “兩后生” 扎實的技能培訓已顯現出多方面的效益。據統計,外出務工收入已占到該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0%左右;接受過中長期技能培訓的“兩后生”與未培訓的一般勞動力相比,每月工資差距在一倍以上;不少“兩后生”不但自己實現了異地就業,還帶動了鄰里鄉親一起走出去,實現了“一次培訓、終身受益”和“培訓一人、輸出一人、轉移一人、脫貧一戶”的目的。(秦安縣扶貧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