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交車是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體現一個城市文明的窗口之一。自秦安縣開展爭做“我是秦安文明人”活動啟動以來,記者走訪發現,大部分市民在乘車時能夠做到有序上車、自覺為老弱病殘孕讓座等,現在乘公交自覺讓座成了新風尚。
9月27日中午12時許,記者乘上縣職校開往重邦尚城的3路公交車。車上多是放學后回家的學生。行至廣場站,同時上來兩位老人,坐在前排的幾個學生沒等老人家到跟前便離開座位起立并幾乎同時說:“您坐這兒!”,老人家在道謝中入座。車行至下一站,車上打卡器傳來“滴、滴、滴”三聲響,在前排坐著的另外幾位年輕人見到有老人上車,再次爭相讓座。
公交司機李師傅告訴記者:“我做公交車司機已經好幾年了,現在遇到老、弱、病、殘、孕的乘客,很多乘客都能自覺讓座,根本不需要司機提醒了。”公交讓座現象的普遍,反映出的正是市民不斷提高的文明素質。

這趟公交車上人越來越多,可以說睡著了都倒不了。車到御景華庭站,一下上來3個農村模樣的老人,兩位坐著的年輕人主動讓了座。但有一個前排坐著的小伙子明明見著老人走過來,不僅裝作看不到,還一邊拿手機一邊故意把頭轉向另一邊,就是不讓座。這時,有乘客看不慣,大聲說:“看誰讓這個老人坐下?”,年輕人明顯感到是在說自己,不好意思地起身說:“您坐這吧!”。一個小插曲,真正卻體現了如今市民對文明、友善的向往。
“文明乘車”是反映市民文明素質、人際關系和諧及城市文明創建的一面鏡子。每個市民都要樹立“守規、有序、禮讓”的文明乘車理念,做到有序上車、自覺為老弱病殘孕讓座、不攜帶危險品、不亂丟垃圾等,并強化宣傳教育引導,在全社會營造文明乘車的良好氛圍,為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