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秦安縣委、縣政府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搶抓戰略機遇、堅持創新發展、注重改善民生、轉變工作作風的總體要求,積極實施“雙聯”和精準扶貧深度融合、現代農業體系建設、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文化旅游業加速崛起和縣域工業發展壯大五大行動,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從即日起,縣委外宣辦、縣新聞中心在中國·秦安網開設【回眸2016】專欄,宣傳報道2016年秦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的新成就,進一步激發全縣上下干事創業的熱情,為經濟發展、山川秀美、社會和諧的幸福美好新秦安再創佳績。
【回眸2016】
秦安:奏響現代農業新樂章

走進秦安大地,收獲后的田野里,一塊塊平整的梯田蘊藏著來年的希望,現代設施大棚內,水靈靈的蔬菜惹人眼饞,農產品加工車間內,機聲隆隆,一臺臺機器滿負荷運轉……一個個律動的音符,奏響了秦安縣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樂章。

2016年,秦安縣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精準脫貧為重點,以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為動力,深入實施“48113”現代農業推進計劃,著力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在堅持優質、高效、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農業發展道路上,秦安縣農業基礎更牢、結構更優、活力更強。

農業經濟發展態勢良好
秦安縣狠抓糧食高產創建,全面應用科技措施,擴大設施蔬菜規模,發展新型經營主體,促進農業產業經營,推動農村土地流轉,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全縣農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2016年,全縣糧食作物總面積83.03萬畝,糧食總產21萬噸,其中夏糧總產6.02萬噸,較去年減產0.43萬噸,較上年增長0.1%,秋糧總產預計14.98萬噸,較上年減產1.26%。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保持了較好的增長勢頭,預計達到6385元,增長12.02%。全年完成蔬菜播種面積11.25萬畝,全年總產量產量達到28.81萬噸,蔬菜總產值達到52153.53萬元。

蔬菜產業加快發展
秦安縣分類施策,優化種植結構,促進蔬菜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該縣把蔬菜產業作為促農增收、脫貧致富、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產業來抓,大力發展日光溫室和露地蔬菜產業。2016年,全縣蔬菜播種面積11.25萬畝,總產量總產量28.81萬噸,總產值52153.53萬元。建成隴城鎮上袁村等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5處,面積達到3500畝,各蔬菜基地的建設進一步擴大了設施蔬菜生產面積,提高了蔬菜生產科技含量,推進了蔬菜標準化生產進程。新增鋼架大棚500畝,完成地膜早熟馬鈴薯1.12萬畝,復種地膜菜瓜架豆王1萬畝,航天蔬菜新品種推廣面積1.022萬畝;新增綠色農產品認定面積1.176萬畝,全縣無公害、綠色農產品認定面積累計達到3.5085萬畝;“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面積達到45%;蔬菜標準化生產面積7.1萬畝;完成中藥材生產2.11萬畝,總產2129噸,產值2031.63萬元。

農村綜合改革扎實推進
秦安縣按照統籌兼顧、重點突破、試點先行、逐步推開的原則,在隴城鎮開展了農村綜合改革試點工作,重點圍繞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土地確權頒證和土地流轉、“三資”管理運營、農村基礎設施建管、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金融支農、農村供銷社改革等方面進行探索創新,為全面推進農村綜合改革積累了寶貴經驗。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縣上及時制定了《2016年秦安縣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工作要點》,確權頒證等工作已相繼實施。完成了17鄉鎮428村的發包方承包方基本信息采集調查,制作了428村的1:1000調查工作底圖和1418個組1:2000的正射影像圖1979幅;完成10.7萬戶133.7萬畝外業權屬調查、審核公示及登記簿的建立,實測承包地塊31451塊1.94萬畝,確認承包耕地136萬塊133.7萬畝。

科技措施廣泛應用
引進各類農作物新品種36個,主要農作物良種率達98.7%;馬鈴薯脫毒種薯覆蓋率100%;在云山良種場、云山鄉吳大村繁殖小麥良(原)種2.45萬畝;全縣累計防治各類病蟲草鼠害202.3萬畝(次),無公害農藥防治面積42.5萬畝(其中生物農藥使用面積14萬畝),成立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15個,主要糧食作物統防面積達34.5萬畝,病蟲害統防覆蓋率達到46.6%。在蘋果蠹蛾疫情傳入高風險區域設立監測點50個,掛誘捕器60個,監測面積達3240畝。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95.21萬畝,占任務的100.2%;建立廢舊農膜回收點31處,累計回收廢舊農膜1173噸,回收利用率達到78.2%;尾菜產生量5.69萬噸,尾菜處理利用量1.95萬噸,處理利用率達到34.3%。

農業產業化發展良好
新注冊登記農民合作社325家,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總數達740家,入社社員4.3戶,帶動農戶5萬戶,規范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15家;新組建家庭農場13家,全縣總數達到69家;龍頭企業總數達到了77家,其中省級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5家,市級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0家;主要農產品加工率達到58.7%。新增農村土地流轉面積3.2萬畝,總土地流轉面積達到19.1萬畝,流轉率達到18.19%。對流轉土地規模經營面積達200畝以上建設優質果品基地和建設高原夏菜基地的經營主體,以及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性家庭農場實施縣級財政獎補1022萬元。建成秦安縣五營鎮王店優質蘋果基地、秦安縣五營鎮北坡優質蘋果基地、秦安縣五營鎮雒原村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秦安縣紅葉養殖專業合作社和秦安縣王鋪鄉小雜糧生產示范基地等5個“一十百千”特色產業基地。

科學發展示范點建設全面完成
秦安縣高度重視農業科學發展示范點建設,在積極抓好市級科學發展示范創建工作的基礎上,合理確定縣級示范點,高標準創建一批優質示范工程,增強示范帶動效應,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建成了王鋪鄉玉米高產創建、五營鎮大地家園果蔬專業合作社蔬菜標準化生產、五營鎮閆溝村農業專業合作社機制創新、秦安隴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循環農業食用菌生產和秦安縣綠康果品家庭農場機制創新5個市級科學發展示范點,建成秦安縣森淼生態家庭農場、隴城上袁蔬菜基地建設、農村沼氣后續服務管理3個縣級科學發展示范點。

農業興,基礎牢;農村穩,天下安。如今,走進秦安廣袤的山川大地,走進普通的農民庭院,農村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大幅改善,感受到的是農業產業興旺、農民物阜民康的祥和畫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