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1日,在CCTV-13《新聞直播間》欄目推出的“德耀中華·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 ”系列節目中,播出了《崇德向善 見賢思齊——甘肅·靳志強:果樹“專家” 無私授教》,對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助人為樂模范候選人、秦安縣興國鎮鄭川村村民,現任秦安縣綠康林果科技示范中心主任、興國鎮鄭川村果農協會理事長、秦安縣科技特派員、天水市果業協會理事靳志強的感人事跡進行了報道。

靳志強從事林果產業30多年,始終以幫助他人為己任,常年致力于農果新品種的引進選育和新技術的示范推廣工作,免費為村民提供苗木和接穗等服務,用大愛情懷支撐起父老鄉親的致富夢想。

1980年,靳志強中學畢業后,便跟著鄉親們栽培果樹。為改變秦安果品滯銷這一困境,他在實地考察了林果業較發達的省市后,決定對品種進行更新換代,并對果農進行技術培訓。于是,他先在自家的果園中開始試種,再將好的品種免費提供給鄉親們。漸漸地,找他提供接穗、進行嫁接的人越來越多。一到冬季,人們排著隊,爭著搶著請靳志強去幫忙。靳志強總是熱情認真負責地為每一戶果農修枝剪葉,一干就是十多年,從來沒有收取一分錢。

靳志強心里惦念的始終是家鄉農業經濟的發展,一門心思想的是如何幫助父老鄉親走上果業致富的道路。他把自家果園當成一個實驗園,自費引進新品種,免費送給鄉親們,支出越來越大,債務越來越高。為了省錢,他縮衣節食,經常天不亮就背上干糧,一頭扎進果園,一待就是一天,努力培育優質品種,免費為村民送苗接穗。經過數年努力,他從全國各地引進的桃新品種達150多個,蘋果新品種10余個,其中精心選育的40余個優系品種,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很多地方高薪邀請他,都被他拒絕了。2012年9月,他在中山鎮郭洼、胡崖兩村指導秋季建園,由于到了最關鍵的定植時期,他堅守在建園現場,連父親臨終最后一面也未見到。他還建立了人才實訓基地,開展林果人才培訓,先后舉辦各類培訓班10多期,培訓技術人員500多人(次)。

靳志強曾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甘肅省道德模范等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