綻放文明光彩 弘揚司法公正
——秦安縣人民法院創建全國文明單位側記

責任、信任、榮譽。11月17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秦安縣人民法院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這也是繼2015年1月獲“全國法院第三批文化建設示范單位”;2015年7月獲“省級文明單位”;2016年3月獲全省“三八”紅旗集體榮譽后,該院榮獲的又一殊榮。
魅力秦安,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素有“羲里媧鄉”之稱。在這里有一支碧血丹心的隊伍,在莊嚴的國旗下承諾,為了黨的事業,為了人民的利益,為了法律的尊嚴,高擎公平正義之劍,磨礪劍鋒,鑄造鐵軍,公正司法,一心為民。他們用忠誠和堅韌踐行著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錚錚誓言;他們用法律和責任捍衛著一方安寧與威嚴,這就是秦安縣人民法院。目前該院有干警70名,設有13個內設機構和4個派出法庭,設有黨總支共6個黨支部,有黨員65名,占法院人數的92.8%。近年來,秦安縣人民法院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認真履行審判職責,堅持公正司法、為民司法,積極推進司法公開,大力加強法院文化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隊伍建設,積極打造司法服務品牌,塑造了“公正、廉潔、高效、為民”的法院新形象,實現了文明創建與司法和諧的良性互動,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精神文明創建不停歇
如果說依法履行審判和執行職責是法院的“硬實力”,那么精神文明建設則是法院的“軟實力”。創建“全國文明單位”以來,秦安縣人民法院不斷豐富文明創建內容,以務實高效的創建勢頭,練好“硬實力”,提升“軟實力”,不斷在業務打造上披荊前行,在文化建設上勇創一流。
該院以精神文明創建不停歇的勁頭,把創建工作納入法院工作的總體規劃,并擺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每年或是法院主要領導調整后,該院都會及時調整文明單位創建工作領導小組,以確保創建活動的延續性、完整性。以“重在建設,貴在堅持,務求實效”為總體要求,該院制定了中長期、年度文明單位創建規劃,使創建活動具體到計劃、步驟、目標,并層層分解,傳導壓力,形成了“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集中抓、職能部門重點抓、各庭科室協助抓,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時,該院還十分注重內外呼應的宣傳態勢,為全院創建活動積極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憧憬文明,追求文明,就會鍥而不舍創建精神文明,秦安縣人民法院一路走來,一路追求,不斷深化精神文明建設內涵,拓展精神文明建設途徑,并闊步邁開了鏗鏘步伐……

思想建設引領精神文明
一直以來,秦安縣人民法院把精神文明建設都作為樹立法院形象、實現司法公正的一項基礎性、長期性工作,舉全院之力共謀創建,并在創建工作中始終把思想建設和廉政建設作為重中之重。
近年來,該院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積極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不斷強化思想建設,加強黨建工作,全面落實從嚴治黨要求,深入推進“兩學一做”,以“黨員固定活動日”為載體,積極開展“三會一課”,并形成了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在學習教育中,該院要求每一位黨員干部要努力做到學理論有提高、學政策明方向、學經驗有促進。
與此同時,該院深入開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想信念等教育,把黨章黨規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理念、法官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等作為必修課,采取專題輔導等形式,激發黨員干部的學習熱情,進一步堅定了干警的“四種自信”,形成了相融互促的良好學習氛圍。
“黨旗飄在法院,支部建在庭上,黨員紅在崗上”“一個支部就是一個戰斗堡壘,一個黨員就是一個標兵”,思想建設引領精神文明出成果,在近年的學習教育活動中,該院被秦安縣確定為黨建工作和紀檢工作“示范點”,并被評為全省法院黨風廉政建設先進集體。

文化建設引導精神文明
向往文明,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永恒追求。秦安人民法院以傳承司法品格、弘揚法治精神為主旨,大力拓展法院文化建設,吸取文明養分,從而使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在全省基層法院中呈現出“一枝獨秀”的品質。
近年來,該院以“崇法、公平、廉潔、勤勉”的法院精神致力于法院精神文明建設,建成了以古述今、中西對比的法院文化長廊、全市法院首個檔案資料和實物圖片保存完善的院史館、展示近現代法治建設卓越代表的法制人物墻。通過對文化長廊、院史館等文化品牌的改造升級,引導了法律工作者對法律文化本質的關注和深層探索。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該院會在每周用三個半天的時間進行集中學習,講授法律業務知識,探討法制實踐路徑,為法官和干警提供充足的精神動力。此外,該院還大力開展“全民普法、全民守法”法治宣傳、“好書伴我行”、“道德講堂”等活動,不斷提倡寬容和諧、明禮誠信的做人態度,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弘揚公正司法、一心為民、追求卓越的法治精神。據了解,該院近年來舉辦的法律業務知識講座多達140多場,干警的業務水平因此有了質的提升,19名干警通過司法考試,取得法官任職資格;3名干警被評為全省法院優秀法官(辦案標兵)能手;2篇論文在全國法院學術研討會上獲獎,20余篇論文獲省級以上獎勵;3名干警被評為“最美政法干警”。
文化建設為秦安縣人民法院積蓄了持續前行的不竭動力,而為了使精神文明建設更加條理化,有章可循,該院還將制度建設作為了規范法官行為、突出文明形象的基礎性工作。通過認真梳理,該院修定并完善了包括黨組議事規則、院長辦公會規程、審判委員會工作制度等49項規章制度并編印成冊,建立了一整套涉及隊伍建設、審判工作、行政管理、司法為民等各個方面的科學管理運行機制,使得重大工作決策更加科學、民主,從而使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更深入地推動了全院的各項工作,提高了工作質量和效率。

司法為民見證精神文明
嚴格執行人民法院文明用語規范,讓每一位走進法院的當事人都能感受到司法的關懷與溫暖;從一點一滴的細節入手,設立便民服務臺,購置飲水機、老花鏡、急救藥品等用品,提供人性化服務......
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秦安縣人民法院不僅始終把創建活動與“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緊密結合起來,而且轉變思路、創新方法,充分發揮法律的能動性,將創建工作融入到法院的每一項工作,甚至每一個細節中,既為創建工作提供了更多的載體,也踐行了司法為民的工作宗旨,使受侵犯的合法權利通過司法渠道得到有效的救濟,近年來處理了涉及一批社會影響面廣、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的大案、難案,案件質量不斷提高。特別是在2017年,體現案件質量效果的審判質效指標進一步大幅提升,法定審限內結案率100%、一審簡易程序適用率90.16%、上訴案件發回重審率1.58%、裁判文書上網率100%、一審服判息訴率96.35%等指標位居全市法院前列。
巡回辦案,減輕訴累。該院發揚艱苦奮斗精神,還將法庭搬到村莊地頭開展巡回辦案,三年來,共開展巡回辦案1200多次,既方便群眾訴訟,也減輕當事人的訴累。此外,該院還經常開展法制宣傳,組成常態化的學雷鋒志愿者法律宣傳咨詢服務隊,開展法律“六進”活動,分別在居民社區、農舍地頭和中小學校,開展法制宣傳。三年來,共發放法律宣傳資料3萬多份,舉辦法制講座100余場,受教育干部群眾10萬多人。
值得一提的是,該院把精神文明創建和精準扶貧結合起來,將辦實事、見實效作為精準扶貧活動的目標,為聯系村籌集幫扶款1萬元,購置電腦、打印機、辦公桌椅,幫助完善村級陣地建設,為485戶農戶贈送價值3萬余元的農用地膜,出資6萬元為村子整修農路,用積極的行動將精準扶貧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全國文明單位是一個沉甸甸的榮譽,獲此殊榮的單位在全國法院系統中出類拔萃。據悉,第五屆全國文明單位評選工作中,根據中央文明辦評選通知要求,按照逐級推薦、層層審核、征求意見、媒體公示等評選程序,僅確定的候選單位就達2319個,這也充分說明了秦安縣人民法院精神文明建設成效突出。成績來之不易,發展永無止境。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是一項長期性、廣泛性、基礎性的系統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相信,秦安縣人民法院將進一步探索精神文明建設的新思路和新途徑,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和真抓實干的作風,不斷地開創法院工作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