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尊重勞動、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風尚,在全社會營造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社會氛圍,今年7月以來,縣委宣傳部組織開展了秦安縣第四屆道德模范暨“智慧秦安人”評選活動。通過基層單位推薦、社會推薦、個人自薦等方式報送,由各主管部門和單位初評申報的參評人選,經嚴格審核篩選、深入挖掘采訪、廣泛調查民意、多方征求意見后,確定了139名候選人。縣委外宣辦、縣新聞中心在中國·秦安網和“天水秦安發布”微信公眾號開設《道德模范》和《智慧秦安人》專欄,對部分道德模范和“智慧秦安人”候選人事跡進行宣傳展示。
秦安縣第四屆道德模范“助人為樂”類候選人事跡展示
勤于鉆研技藝精 樂于助人齊致富
——記秦安縣雷鋒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歲祥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助人為樂的行為是無限的。李歲祥說他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助人為樂之中去。
近日,記者在魏店鎮候坪村見到了正在為果農免費講解果樹修剪知識的李歲祥。第一次見到李歲祥,記者發現他是一個很普通的農民:清瘦、黝黑,一雙龜裂的長滿繭子的手,不善言談。但是一講到果樹修剪方面的知識,卻是有說不完的話。
李歲祥于1969年12月出生在秦安縣魏店鎮大灣村張家山,由于兄妹多,讀到小學三年級就輟學了。和很多孩子一樣,十多歲的他就開始了打工生涯。至今還記得第一次離開家在天水黨川鄉進山育林的場景。那時他年齡小,所以一起打工的工友對他格外的照顧,重一點的體力活盡可能不讓他干……這對一個十多歲的孩子來說,是莫大的幸福。李歲祥牢牢地記住了這一點一滴。
漸長漸大的李歲祥慢慢意識到,擁有文化知識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想到這里,李歲祥非但沒有抱怨父母親將他降生在秦安縣魏店大灣村張家山,而是感恩父母。小的時候,為了讓家里有口飯吃,父親曾有過一段乞討的歲月。討來的包谷饃饃讓他們兄妹的童年異常香甜。好多次,他的父親將討來的東西總要分一些給同村和他們一樣吃不上飯的人。每每這時,李歲祥總是默默地站在一旁。
食,不僅僅能果腹,對李歲祥來說,更多的是一種鞭策。李歲祥開啟了學習進取的征程。一顆小小的思想種子一旦種下,等待的只是來年。夜深深,月未昏,無數個黑夜里,李歲祥在庭院中低頭苦攻:點、豎、橫、撇、捺……東、南、西、北、中……李歲祥一筆一劃地抄著,一字一句地念著,《山西果樹》等多種果樹種植、修剪書刊漸漸地堆成了山丘。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1999年10月21日的早晨,李歲祥帶著母親烙的餅子向靜寧縣宋堡村行進,宋康裕老師熱情地收下了他這個學習果樹種植、修剪的徒弟。離開宋老師家的時候,李歲祥又一次牢記了老師教誨自己要學技為民的叮囑與囑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果樹的學海里同樣無涯。2000年3月24日,李歲祥又拜魏店梨樹村張尚尚為師,2012年10月2日,他又去天水麥積區安家坪拜安明堂為師父,學習種植、修剪花牛蘋果技術……
2013年李歲祥取得了甘肅省實用人才初級職稱證書,2014年取得了甘肅省實用人才中級職稱證書、新型職業農民證書,2016年11月被評為天水市花牛蘋果種植能手,2017年在山東舉辦的“滿樹紅蘋果腐爛病夏防技術推廣”活動中被評為“滿樹紅蘋果腐爛病夏防技術推廣大使”。
文化引領,道德先行。在這一系列榮譽的背后,李歲祥始終不忘的是鄉親。在他認為,幫助他人既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道德。李歲祥告訴記者,為了便于和果農之間交流果樹種植、修剪技術,他組建了一個微信群。2016年,得知群中的郭嘉鎮寺咀村村民任芳芳家里的果樹需要修剪,他和姬進軍等人免費為任芳芳家修剪了果樹。2017年又發動群友為住院的任芳芳捐款數千元左右。這樣的事,李歲祥也記不清有多少,但他心中一直牢記一位偉人的話——沒有愛的生活不是生活,而是生存。黨的十九大已經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李歲祥現在仍然堅持學習果樹種植、修剪技術,為的也是果農的利益。他告訴記者,他尤其愛看一些黨報黨刊。因為這樣,他更能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專業文化知識和思想道德水平。黨的十九大報告主題中有一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話,對他的影響的確很大。盡管自己家庭并不富裕,但從小就喜歡幫助別人,經常做一些助人為樂的事情。村里不管誰家有什么困難,只要吭一聲,他就二話不說,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幫助,作為一名黨員,他始終以共產黨員的高標準嚴要求自己。
2016年11月18日,李歲祥牽頭成立了秦安縣雷鋒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當前該合作社成員還有姬進軍、趙長全、張勝江、李長義。
合作社成員姬進軍告訴記者,前幾年他跟著李歲祥四處為果農免費修剪果樹,很多時候不被人理解,甚至懷疑李老師的修剪技術。當然,李老師只是默默一笑。第二年,等喜人的果子掛滿枝頭時,那些有過懷疑眼神的果農們又來找他。而李老師往往會爽快地答應技術支持。這樣的事,經常發生。現在,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雷鋒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李老師的帶領下,和果農之間的交流互動也漸漸走向了科學化、規范化。
記者了解到,雷鋒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以雷鋒精神為支柱,服務秦安縣廣大果農,牽頭組織廣大果農學習先進的管理技術和基本知識,手把手傳授基本技能,每年不定期邀請外地果樹專家、技術員、種植能手為果農講課。
2016年,李歲祥邀請了天水師范果樹病蟲害防治專家胡利平在魏店鎮大灣村“傳經送寶”,邀請了秦安縣果業局專家王璽在大灣村講課,前來聽講的果農多達上百人。2017年11月,李歲祥邀請天水師范土壤管理專家、整形修剪專家、縣果業局專家,在郭嘉鎮槐川村為果農現場講課。從去年冬季培訓至今,組織果農參加學習十余次。
“不管哪位果農在修剪或生產中遇到問題,我們合作社的負責人都在第一時間趕到果園,親自講解指導,直到學會為止,從不收取任何報酬。”李歲祥告訴記者,“僅2016年12月,我們合作社的成員,就為魏店鎮陳莊村團莊小組楊小永、武華村武昌勝、化屲村張勝江、那面灣村魏璽維、伏河村趙守國、郭嘉鎮任芳芳等果農免費提供服務一月有余。”
魏店鎮候坪村村民候選選告訴記者:“我們候坪村現在有4000多畝果樹,每一家平均在10畝以上,全年的收入就靠果樹。所以,技術對自我們確實很重要。今天,聽到李老師免費要在我們候坪村現場講解并親自修剪果樹,甭提有多高興了。我們早就聽到過李老師助人為樂的事跡,他真是新時期的活雷鋒。”
其實,讓農民早富到共富的這些想法李歲祥早已有之。2008年在天水實用性人才培訓會上,李歲祥認識了胡利平老師。后來他邀請胡老師來魏店鎮大灣村為果農講課,為了答謝胡老師,他又找到魏店鎮鎮政府籌到了1000元。但胡老師將1000元反捐給了雷鋒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李歲祥將1000元換成了有機化肥發給了村民。最近,胡老師又用自己的科研經費購置了5噸有機肥托李歲祥發給了村民。
“我們合作社的宗旨就是弘揚雷鋒精神,讓更多的人切實感受到雷鋒就在身邊,讓雷鋒精神永放光芒,帶動更多的農民脫貧致富,在實現小康的大道上,讓我們攜起手來。我們合作社成員為建設美好秦安奉獻出自己的一點時間和精力算不了什么,我們要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果農加入我們合作社,相互交流,相互幫助,共同提高果樹管理經營水平,增產增收。我們決定每年舉辦一屆果王比賽,通過技術交流比賽,使果農能集眾家之長,補一家之短,通過種植,使家鄉的人民盡快脫貧致富,從而達到共同致富的目的。合作社將秉承農戶效益第一的經營理念,以有機產品、綠色產品的生產為重點,提高果品的質量,逐步向優質高產低耗和高效發展……”
李歲祥告訴記者,這是他的初心,也是目前他89歲母親的囑托,更是秦安縣委、縣政府交到他手中的一份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