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大禹治水 今朝政府治河
【記者董剛】一個被“遺忘”30年的工程在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終于動工了,老書記李茂才未了的心愿終要實現了,因為牛頭河改造工程日前已全面動工。
牛頭河流經清水縣城時,由于受樊河的頂沖,嚴重威脅著縣城的安全、限制著城區的發展,且歷史上水患頻繁。為此,70年代時任清水縣縣委書記的李茂才看在眼里。經過規劃后,清水縣從各公社抽調600多人,開工建設牛頭河改道工程下段。然而正當他帶領群眾干得起勁時,運動開始了,工程被迫全面停工,致使原來十字匯流的牛頭河和樊河變成了平行并流的兩條河。
20年后的1996年,牛頭河改道工程再次被提上議事日程。經過多方努力,2003年12月,省水利廳對牛頭河工程的初步設計方案進行了批復,并審定工程投資1902萬元。2004年6月,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完成了工程施工設計。牛頭河改道工程按照“堤防與河道治理相結合,堤防與城市建設相結合,防洪與城市排洪相結合”的原則,工程實施后,將使城區和改道后新增的城市建設用地的排水通過皇廟巷排洪渠、金水河、西干河導入牛頭河,并最終實現牛頭河與樊河匯流。根據工程設計要求,需新開行洪寬度為65m的牛頭河樊河口上段河道800m。拓寬行洪寬度為75m的牛頭河樊河口下段河道1000m,新建防洪堤3436m;整治行洪寬度為40m的樊河河道700m,新建、改建樊河防洪堤1337m;延伸西干河340m,新建右岸防洪堤344m;延伸金水河640m,新建左右岸防洪堤1273m;新建改道后的牛頭河清張公路大橋1座等。
9月16日,記者隨同省市領導在工程現場看到,施工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三個標段均已開工。據統計,目前已開挖泥沙總量10萬立方米,河道開挖400m,碾壓砂堤800m。
牛天河改造工程完工后,可提高清水縣城的防洪標準,將使城區的防洪標準由10年一遇洪水設計、20年一遇洪水校核,提高到20年一遇洪水設計、50年一遇洪水校核,大大提高清水縣城區的防洪和排洪能力。同時,可新增城市建設用地649畝,使清水城區面積擴大20%,不但有利于道路、供熱、供水、排水管道及電力、電信線路的布局和配置,而且可合理地開發利用土地,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土地資源的占用。